谈人生,一向被视为老年人的专利。活了一辈子,经历了大起大落,尝遍了人生百态,到年老了总算能够在子孙面前谈谈自己的一生,给后辈一些教训和经验。而年轻人一向是不谈人生的,因为人生太长了,二十多岁也就四分之一的人生,能有什么值得说的。于是不仅是没什么人听年轻人说人生,年轻人自己也不愿意拿自己的经历谈谈经验教训。
年轻人谈人生有什么不好呢?有人说这样是故作姿态,甚至会教坏小朋友。有人说年轻人都活在当下,或者学习或者赚钱,哪有那闲工夫来扯废话。倘若年轻人开始谈人生,“想想我这二十多年,前十五年懵懵懂懂,后十多年浑浑噩噩……”听这样的话还真是没什么意义。更有甚者,年轻人谈人生,猴子也发笑。本来二十多岁没什么经验,还要装作懂得很多的样子,教训别人,一是没说服力,二是没感染力,说了也没什么人听。
可是年轻人就不能够谈人生了么?人生这个词是人人都可以说几句话的,又何必将年轻人排除在外。一辈子叫人生,一天叫生活。老年人不过是生活了更久,大半辈子,和少年人生活短一些,小半辈子,区别也不大。还有一首诗不是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一个像死人一样活了很久的老年人,或许还比不上一个英年早逝的年轻人。所以,在人生面前,人人平等。人生自然也是人人都可以谈的。
至于说年轻人怎么谈人生呢?能不能像个老头子一样,下午四五点,坐在靠椅上看着斜阳,给孩子们讲过去的日子。如果将老头子换成一个年轻人,这场景实在是太违和了。那么年轻人应该怎么谈呢?之前说过,人生是生活的集合。过往经历和人生经验从来没有限制只有年老的时候才能讲。于是到年轻人这里,谈人生,可近似等于谈生活。然而又有些区别。人生是生活的集合,可又不等于生活。谈生活,是谈生活的乐趣和如何更好地生活,而青年人谈人生,这些是应该说的,更应该说的是,自己的思想随着生活的变化。这种思考不是断开的,而是连续的,是依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而提炼出来的精髓。
记得有篇文章介绍说,自传这种东西,也不尽然是老年人写的。自传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生活经历的思考,自然和谈人生有着相似的含义。年轻人写自传的人现在也有,比如吴尊的《决定勇敢》、张艺兴的《而立24》,年轻人都很喜欢。不少人觉得因为明星效应,这是一种圈钱的行为。可是书中的内容,却很值得去看。当一个同龄人告诉我们他是怎样努力的,这样的经验和人生指导,要比老年人讲过去的故事更加吸引人。当然更多的人可能没有那么精彩的人生,但是每一天的感悟和反思,稍微写几句,一年的光阴,便可见效果。这一年365天的感悟,到最后不仅对自己生活的思考和总结,更能够作为一种经验讲给其他人听。
不过,年轻人不免会有一些虚荣和浮夸,喜欢将生活想象的丰富多彩,甚至超出了现实,成为一种理想生活。这样得出的经验讲给别人听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年轻人在讲自己生活经验的时候,唯一的忌讳就是,不真实。虽然生活很平凡,可是平凡之处也会有感动和启迪。虽然自己没办法有太多的天赋和成功,但是认认真真做自己,便是最大的成功。
二十多岁的时候,将自己的已经活过的人生讲给别人听,这不仅是对自己的生活进行了一番更深的探索,更是为自己的未来修正出一条更为正确的道路,同时也给许多迷茫的同龄人指出一条还不错的道路。而这种谈人生,到最后又为自己的人生添上了更多的色彩,年轻人,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