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没关系,恰是我乐意

校内校外的好几位老师都跟我反应,我家小朋友不求功利之表现,佛系到令人费解。

被提及一两次时,我并未当回事,认为或许是他还不懂什么“奖励”“荣誉”之事。随着年级渐渐地升上去,也随着课外班的增多,这类反应却频繁起来。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是班主任前阵子发给我的信息。

数学老师也曾告诉我,在别的孩子都在意多一个或少一个“奖励币时”,这孩子却从不在乎。体育老师发信息给我,他把在体育课上得来的奖励币都送给了他的好朋友。

我问他,“你不想要奖励币吗?”他回答我,“一般般,但乐乐很想要的样子,而且他好像也没得过几次奖励币。我运动能力好,没关系,可以再赢几个回来。”

课外班也大都有发星星的做法,攒够了星星还能换小礼品。我们家的这位还是一如既往地“淡然视之”。如果老师在课后不问他,他绝不会主动摊开捏在掌心的那几颗纸星星,只会在离开前放回到讲台上。

我曾指示过他一次,让他自己把纸星星贴到白板上去,他的回答让我讶异——把星星贴上去了也不会让我马上变得很厉害,所以贴不贴都没关系的。

是的,“没关系”似乎成了他的一个惯用词。


机缘巧合,前几天看公众号的文章,其中提及一个设想,“如果让你再经历一遍学生时代,你觉得你有可能变成学霸吗?”

那一瞬间,我真的仔细考虑了一下,也正是那么一下,有些潜入记忆深处的事件就那么浮现了上来。

中考前夕,班主任找我谈话,那是第一次我在权威的成年人的脸上看到了欲言又止的尴尬。

“你能把今年的区三好名额让给副班长吗?你的成绩一直很稳定,考上市重点肯定没有问题,但是她不行,她的发挥容易失常。但如果她有了这10分的加分,进重点高中的概率就会很大。”

我没有犹豫就答应了。我到现在都不确定我当时的果断是基于自信,还是感同身受于班主任的那份焦虑和尴尬,她即有求于我我自当倾其所有。

事后,我的父母知道了这件事,可想而知家长们的正常反应,指责班主任的偏袒,作为人民教师怎可以开这种口;同时也责怪我的痴傻,整整10分的加分项,就这样拱手让人。

其实我早在心里盘算过这两个问题。

我这一届原本有4个班级,我本是3班的学生,全班共33人。在初二开学那一年,3班被分了班,每11个学生为一组,被分到了其它的三个班级。

所以在我看来,班主任偏袒原班级的学生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至于我的痴傻,以及我实在不忍拒绝班主任那个近乎于“乞求”的眼神,我无法详尽地解释。

世上总有一些比眼下既得利益更好的东西,仿佛在我更小的时候就曾触碰到这层道义。


当你经历过之后,你便知自己还能再经历什么

那些看似偶然的事件,更多地还是性格使然,而必然无非是顺着这些偶然一路走到底。

想必有人会问,那个10分的最终结果是什么?结果是,我没有考入市重点高中,考进了一所区排名第二的高中,而副班长也只进了一所普高。

这个结果有关系吗?有,也没有。

结局已经如此,再追溯也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根本无所谓。

而在“我愿意”和他人报以不解之间,我找到了一种“自我认同”,这让我在日后面对诸多抉择时不轻易动摇。

在“也许”和“宿命”之间,我被注入了一份笃定,这也让我更容易找到逻辑自洽。这天底下最难跨越的,不就是“自己那一关”嘛。

现时,我家的那位小朋友似乎比我更早地触碰到了那份“先知先觉”。我亦但愿,他可以更早地在“没关系”里找到他这一生的“有关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谢安是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他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更难得的是,他也是一杰出的教育家。 谢玄、谢道韫,都是谢安教出来的...
    钱锦Keelly阅读 4,434评论 1 1
  • 雾太重了 仿佛轻雪化了一半不肯落下 窗上的寒气不够写字 这天气恐怕配不上温热的酒 酒 只有诗人喝了才不枉 小学课本...
    竹喧归浣女阅读 1,787评论 1 6
  • 想借用下大家的智慧,帮我想个双胞胎的名字,爸爸姓张,妈妈姓陆,孩子性别还不知道呢。大名小名都没取,谢谢各位咯!
    谁占了本宫名字阅读 1,42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