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睡到自然醒,每周固定的保留项目,换洗床单被套,洗晒收拾……
临出门和老公因为出门节奏小小拌嘴了两句,他出去上班,我去大学里的闺蜜的咖啡店,原本要一起吃乘坐的地铁,被我任性的甩头分开走变成了他上地铁,我乘着阳光去搭公交。
《墨子·非攻中》:“君子不镜于水而镜於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或许正是从闺蜜身上看到了自己心里想成为的样子吧。忘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觉自己好像变得矫情了,尤其在夫妻感情中,特别容易受对方的影响,在情绪上尤为明显,来大姨妈前后尚且是激素作祟的话,那其他时间,以前那个独立且坚强的影子好像也在慢慢隐退于两人世界的时间中,取而代之的是寄希望对方有更多的时间陪伴从而去获取快乐,仿佛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就不懂得享受快乐一样,寄希望对方有更多的迁就,能满足一切行为或者精神层面的需求,寄希望对方能在自己忙的时候支持不忙的时候也要同时不忙同步的节奏,而除此之外,好像自己本身并没有什么改变,反而单身时候的一些好习惯正在丧失,或者说那些好习惯变成了对对方的要求…
今天看到关于愚公移山的新思路的解读有句话非常有感触:“愚公世世代代移山,是长时间的误把手段当成了目标”,一瞬间突然觉得这句话很有力量。是的哈,目标是把门口的山移走?还是目标是不要被山挡住门口?前者的主语是把山移走,那所有的行为都是围绕着把山除掉,所以世世代代凿山,而后者的目标只是门口不要有山挡着即可,这么看的话好像就不是只有“移山”这一个手段了。而我好像也是,经常会把手段和目标混淆,就像某天看到的另一个简书作者的描述“我们人生中面临的大多数麻烦,都在于值得做的事情很难做,不值得做的事情又充满诱惑, ”而反思目的和分析手段,本身就是一件很难做的事情。
2022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具备长期主义的人,例如婚姻的经营,例如自己的减肥,例如工作上的成就,不是苛刻于一时,而是应该像那种年收型的农作物,在开花结果之前,能够担的住一切的雨露或艳阳,扎根土地,最后在收获的季节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