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是睡不着,估计是睡得晚起的晚生物钟紊 乱了,明天一定早起然后把生物钟调好,回到正题╮(╯╰)╭
今天刚读完《边城》,没有很多的文字,薄薄的一本,由于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给我们放过《边城》改编的电影,所以看的时候能也随带回忆电影画面,但都很模糊了。刚开始读的时候不得不感叹茶峒这座小城的民风了,淳朴的好像只应出现在书上,然后我去百度了一下,是确有此地的,脑回路清奇的我又想:由于沈老先生的文章,这地方怕不是现在已经大力发展了旅游业,像网上那些时常游玩的人感慨的一样,已经充满了商业化的气息。但同时也心里想着有机会一定要去爷爷、翠翠、大黄狗的渡口去看看,桥建起来没。
茶峒里的感情是淳朴的,只是单单看上一眼,说几句话,便能在年轻人心里烙下了永久的烙印,傩送二老在岸边的对视,大老坐渡船过河时的对视,3个人命运就这样连在一起了,而爷爷对女儿悲剧的经历在内心深处默默加深了对孙女的关爱,担心自己离世后的孙女,凭借自己的热忱奔波在3人之间,引的一串误会不算,3人的命运也跌宕起伏。
当然,3个人的悲哀,在我看来翠翠也是有责任的,对于爱情的过度羞涩,不敢袒露自己的心思,不过这种性格也是极其符合翠翠的形象的,她在爷爷的悉心照料中,在这个民风自然的小镇,在这个偏安一隅的白塔下的小屋里长大,接触最多的也只是来来往往的渡客,也许来回拉一趟船也说不全几句话,这样的环境长大的翠翠是干净透明的,也只有这样的翠翠才会让大老二老一眼便放在了心里。
大老遇难,爷爷去世,翠翠掌船,二老也应不会再回来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