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世隔绝的“铜墙铁壁”
我们的校园原本就有围墙,外人基本不能随意进入。但二三十年前相对宽松,家长、社会人员进入校园基本没有阻碍。
我读小学时,上课期间校园是一直开放的,不会关闭大门,也不会不允许家长等人进入。
感觉更包容、更开放,也更加自然,心是敞开的,也是放松的。
不知从哪一天起,几乎所有的校园门口有了安保人员,他们给校园和社会树立了“人工安全保障”――确保进入学校的人员只有本校的老师和学生。
家长和闲杂人等没有校方允许,一律不准入内。
看起来是把“坏人”屏蔽出校园,却同时也把家长、社会隔离开来。“纯洁”了校园环境,却也切断了校园和家长、社会的联系。
2.那些被罚站的孩子
孩子读幼儿园时,家长是不允许进园的,明白园方对安全的考虑,但是幼儿园就成了“独立王国”,老师在园里怎么对待孩子完全没有外界监督,仅仅依靠老师的职业操守和园方的管理来保障孩子们的安全。至于监控视频的效果,大家自然各有认识,不予评论。
仅记一件小事。
孩子有一段时间肠胃不太好,医生给开了中药,中午也要喝。于是,我中午有了走进幼儿园接送孩子的“特权”。
几乎每一次,都能看到不同班级门口站着几个被罚的孩子,看到的是孩子们或不安或无所谓的眼神,有时也能看到老师大声呵斥孩子的场面,有怒不可遏的暴怒,也有威胁恐吓的言语。
其他老师或者园方领导有时也会在场,但完全熟视无睹。心里忍不住想:习以为常才会这样的吧。
心里有很多的惶惑和不安,对自己孩子的安全自然也多出了很多担心和顾虑,只是不说,因为知道没地方可以解决。
从屡屡刷新人们三观的虐童事件不难看出,缺乏有效监督是虐童事件层出不穷的重要,甚至根本原因。
不受监督的空间,自然容易滋生暴虐、肆意和疯狂。
人性,天然的人性,无有效监督和制约的职业道德,并没那么可靠。
3.极其严格的课余时间
现在校园里的地面上有各种各样的竖线和剪头指引孩子行走的“路线”和范围。
校园内不许奔跑,不许打闹,不许你追我赶,这些都成了校方的当然规则,是明令禁止的行为。更有甚至,不少学校和老师为了避免出现跌伤磕碰等情况发生,课间如果不上卫生间,就不允许或者不提倡学生下课桌,坐在座位上看书或者休息。
网上搜了一下“小学生安全守则”,一长串规则出现,基本都是“不许”;“不许”,看的心慌,那么天真活泼的孩子,每天在学校的时间长达6个小时,除了体育课,基本很少有机会活动,晚上回家又是各种作业。
真心觉得现在的孩子比成人的工作还辛苦,成人的时间可以自由把握,每50分钟休息一下,晚上可以出去运动、健身,放松一下身心,但是孩子几乎全部被固定在课桌或者书桌前。
不知道其他家长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我这个不入流的妈,总是会有一些感性的苦恼。
4.似乎什么都做不了
有一些朋友曾经探讨这个问题,觉得学校的规章制度太苛刻了,但是鉴于目前读书孩子都金贵的不得了的现状,学校和老师也不敢放开手脚,让孩子们自由奔跑,这也是不得已。
有些家长则认为,这样可以让孩子把更多的时间集中在学习上,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
也有不以为意的家长,想这么多干嘛,不是徒增烦恼吗,学校能教孩子知识,还能帮我们看孩子就够了。
自然,也有些家长颇有看法,但是囿于现状,又没有其他办法可以更好的解决,只能听之任之。
问题总是无处不在,而现实似乎总有那么多无奈。
想起连岳的观点,如果有什么问题是钱能够解决的,那就是根本不是问题。这样看来,如果想让孩子接受更好更人性的教育,似乎贵族学校或者私立学校才是更好的选择。当然很多人没有这个能力,只能忍受。我就是这类人。
那就好好工作,努力赚钱吧,为了让孩子有一个更宽松和人性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