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经常背后“挑拨离间”呢?
小美幼年丧母,父亲再娶。小美和继母的关系逐渐紧张起来。年幼的小美和继母发生了矛盾,只好找父亲来倾诉发泄。继母这边也找小美父亲来评理。
小美父亲却是个妻管严,因害怕严厉的继母闹事,每次都是私下里和女儿一起吐槽完继母的缺点,再劝女儿忍耐点,女儿得不到父亲的支持却也变得不好惹。
继母这边,小美父亲是不敢得罪,总是随声附和的讲小美的缺点。时间一长,形成了父亲在继母面前讲女儿坏话,在女儿面前讲继母坏话。矛盾不但没有缓解,反而被父亲“火上浇油”,无意中“挑拨离间”加剧了矛盾升级。
难道这位父亲真的想“挑拨离间”,恶化女儿和继母的关系吗?
武志红在三角化关系中讲到:
把二元关系里的问题,放到三元关系中去处理,并且逼迫第三者去评理或站队,这种现象可以称为“三角化”。
二元关系,即:我和你的关系。
我和你之间发生了矛盾,我没有直接和你挑明矛盾,害怕一旦挑明两个人之间的矛盾更加恶化,导致这段关系就此毁灭。
两个人都没有能力去解决这个矛盾,只好去寻求充满权威的第三者,期待他来化解我和你的关系。有了第三者,二元关系也就变成了三元关系,即:我+你+他/他们的关系。
那么,小美和继母二人没有能力自己解决二元关系的矛盾,于是找来父亲这个第三者寻求帮助,于是把复杂的三元关系又三角化了。
在三角化中,最常见的一个游戏是,把三元关系中的三方变成迫害者、受害者和拯救者。最初提出这个概念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卡普曼(Karpman),这个游戏也因此被称为“卡普曼戏剧三角”。
卡普曼说,所有人际关系的互动中都藏着这个戏剧三角,这是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迫害者、受害者和拯救者三种角色,因此人会构建这样的关系。虽然有人容易喜欢一种固定角色,但其实大家都会在这三个角色中不停互换位置。
卡普曼三角,还存在于所有的童话故事、电影或连续剧中,只要有人类的故事,就会有这三个角色。
迫害者,贬低别人,把别人看得较为低下,并掠夺别人;
拯救者,也把别人看得低下,但他会去帮助对方;
受害者,认为自己低下,有时寻求被迫害,有时寻求被帮助。
学生时代,总会有爱告状的同学。
如:A同学被B同学欺负了,于是喊来老师C这个权威来评理主持公道。
那么:爱告状的A同学在这段三角化关系中就是那个受害者,因为没有能力去对抗迫害者B,只好喊来权威老师C来拯救自己。
生活中,三角化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中国式的婆媳矛盾。
婆婆作为多年媳妇熬成婆的长辈,和年轻儿媳发生矛盾时处于迫害者的角色更多些。
儿媳大多年轻缺乏生活经验,嫁到婆家陌生的新家庭,经常处于受害者角色。
婆婆和儿媳之间的权威便是儿子。矛盾发生时,婆婆和儿媳为了拉拢儿子的认同感,更多的站队到自己一边,就会不断的去展示自己的“好”,倾诉、诋毁对方的“坏”。婆婆和儿媳在受害者和迫害者角色中互换。无形中就“挑拨离间”着对方和儿子的关系。
那么,如何正确的处理三角化关系中的矛盾呢?
冲突时,得有这样的原则:
一,强者让着弱者,因为强者有更多的资源和心力去处理关系中的“坏”;
二,作为第三者,要起调停的作用,去化解另两个人之间的冲突,也就是减轻他们关系中的“坏”,而不是火上浇油。
所谓的“好人”无形中却干了“挑拨离间”的事,是本能地去表示自己是好人,却没有去化解关系里的“坏”。
“挑拨离间”其实只是没有能力处理二元关系中的冲突又演变成三元关系罢了。
那么,怎样才能从这个戏剧三角中跳出来呢?
卡普曼认为的解决办法是:
具备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答案?因为三角化游戏其实是貌似活在三元关系中,但只是在借助三元关系,来消化二元关系乃至一元关系处理不了的“坏”。
不断强大自己的内心,提升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学会信任对方。当我和你这个二元关系出现矛盾时,试着去信任和对方的关系。直面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尽量不去寻求第三者帮助,以免关系呈现三角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