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宁街头,除了男人和小朋友之外,只要比自己年纪大一些的都称之为阿姨。
“老板,帮我剪二斤铁线。我挂东西用的,要粗一些的线。”,顾客阿姨说。
“您好!嗯。挂什么东西用的?大概需承受多少重?”。
“五、六斤重的。铁线剪制成钩,挂腊肉的。”
“嚯哟!这么早就制腊肉啦?猪肉好贵,舍得买哦。”,阿姨的话吓到我了。
“不花钱的。昨天我从贵州老家拿来的。我们贵州老家天气比南宁这的要冷多了,村里开始杀猪制腊肉,几乎每年家家户户都杀。”。
“你们舍得杀哦。一头肥猪卖得很多钱。上个月我见过一个短视频,你们那里一户人家卖出一头大肥猪,得上万出头的钱。羡慕你们老家,没有被非洲瘟疫入侵。”
“没有瘟疫,我们贵州老家养了二头,一头卖岀去,值五仟多元,另一头家里人杀了,昨天我带下来一件猪肉,还有一件豆腐。这边的豆腐比不上老家的好味,又太软了,扶不上墙的……。还有土鸡土鸡蛋,包装上写‘土’,为什么不比我们老家土的好吃?不同一方水,是吗?”
“可能吧,我也不太清楚。不够土?是不是使坏心眼,别人一天打渔三天晒网,他们养土鸡的,每个月五天喂谷子二十五天喂饲料。今年我们百本村贝侬们也养成了很多头肥猪,可是被猪瘟全歼灭了,似乎看不到今年腊肉向我们招手了。”
“没事的,你可以到我们那里去吃腊肉昂!”,阿姨指着民歌湖驻地的方向。
“嘿嘿嘿!谢谢您了!我的铁线太便宜,你的腊肉太贵,哪敢好意思去蹭。”
几分钟的简短对话,脑袋里嗖的闪亮出主题,周董式的赞美词:
“哎油!不错哦!”
——我们心目中的老家,老家村里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