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明天,我就要离开北京了。
今天中午,我北京的亲家两个硬要给我饯行。
推脱不了,我只好答应了。地点亲家上午开车过来(亲家母开的她的车)就定在孩子住的楼下湘菜馆吃湘菜。
这回亲家是上了心,给我饯行选择了湘菜馆,他心里明白湖南人就爰那么点湘菜。
“亲家,你想吃什么,你点单。”中午十二点,我们下到了湘菜馆,男亲家直接叫我点菜,我不客气的就点了这里的臭鳜鱼。这个湘菜馆差不多是北京湘籍人士汇聚较多的地方,女儿女婿带我在下面吃过几次,我知道这里的臭鳜鱼做得很好吃,我就点了这一个菜。
“亲家,还点几个,只管点。”我说,“我不点了,亲家母吃不了辣的,还是由亲家母点吧。”亲家母说“我的胃不好,吃不了几口,随便。”亲家母这是推三推四的。女婿见状,“那就来个鲍鱼焖鸡吧,这个不辣。”四个人(女儿带外孙女去了郑州打比赛)一共点了六个菜,时间也快,就十多分钟的样子。
在这里不是说吃这吃那有啥有了不起,是说这十多年来,我北京的亲家真把我当回事,来时接风,回时送行,让我有满满的在北京带外孙女的成就感!
女婿昨晚喝了,今天中午喝不了多少。一斤酒我和男亲家就在不到一小时内干完了,老年不减当年雄风。也难怪,亲家过去是当兵的,我过去在安乡小县城里算半个酒仙,真是半斤对半斤!
这次在北京,先是觉得五棵松那里有个北平食府有点神秘。冲着那幅楹联,有一天中午我进去看了看。哎呦,红桌红椅那气派,让我坐都不敢坐,那是接待皇亲国戚的摆式。一看菜谱,什么烤鸭,什么油炸四喜丸子,什么什么宫廷大菜,我喝了服务员端来的一口茶水,连忙拱水退出来了。我咋吃得了呀?一个菜一百几十块,来个海参鲍鱼什么的,好几百的,我一个吃茶水泡饭长大的,我承受得了么?
这次在北京,我还碰到了一个一时想不明白的事。
一天上午在孩子住的小区里晒太阳,一个老者提着两大包成品药来了,老者把药放在条凳上,伸了伸懒腰,可能提着两包药走路时间长了手有些软了。
“老∝,你咋开了这么多药?这要花多少钱呀?”在小区晒太阳的一大妈问老者。“这是六千块钱的药。”老者答道。
哦哟,一次开六千块钱的药,我好奇的跑了过去看是什么药?一看是些的安神补脑的中成药。
我好奇的问:“你这是什么病,咋开这么多的药?”“我那有什么病,我到医院检查了,三高一高也没有,核磁共振查了,脑子没毛病。”老者回答我。“那您咋开那么多的药?”我接着问老者。“不是的,我前几天有个女鬼附身,那天到下半夜的两点多,一个穿着红绸缎的女的从我房间的窗户上飘下来,忽然又不见了。我今天就去了趟医院,反正我拿药不花钱。”我一听就觉得,这位老者过去是不一般的人。我就好奇的跟他聊了起来。
他跟我说:他觉得他活着没什么意思。
我说:您没什么病疼,又不怎么缺钱,咋会没有意思呢?何不到处走走看看,搞点旅游什么的?
他说:我去过25个国家,全国各省市都去过,现在哪里都不想去了。
他反反复复的强调,人活着真没啥意思。
聊了一会儿,老者提着两包药回家了。
这时候,长期住在这个小区的老李李大妈告诉我:他有83岁了,人显得很年轻,他与他老伴一月有三万多的退休金,还有一套房子出租月租近二万元。
这时在一旁的河南老张说:他一月近五万的收入都不想活,我这个农民一月一百四十元的退休钱,还在这里站。老张说:想起那时推着小车送公粮,小麦有点灰还在粮店里筛了才算完,一家五口人一年就分二百斤小麦,其他时候尽是吃的玉米棒子就伤心!他退休咋就拿那么多的钱?
老张想不明白,我也想不明白,那位老者一月有那么多的钱,为啥晚年活着都觉得没意思?看来老来活得好坏与钱的多少关系不是很大,只要温饱不愁。
有人说:信仰是生命的灯塔!
我体会也是有很多人觉得:希望才是生命的动力!
那位老者也许是什么信仰和希望全无了!
人呀,生命太过于平凡了,要有点念想,到死之前都要有点小热爱才行啊,等死的日子不好过!
(2025.1.18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