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了孔子的一些传记和论语故事,才知道乐教的重要性,才明白为什么杜老师要教我们唱歌。立人之道:孔子教学,礼乐为首。君子与小人都要学道,而入道之方在于弦歌。从“礼记”里的“乐记”篇来看,孔门非常重视“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礼者别宜,居鬼而从地”的思想的。乐是团结人们的,礼是分别人们的。所以礼教可能形成巩固的阶层制度而吃人,乐教则必然是不分阶级而提升人们的。
最近在陪小朋友們的过程中,越发体验到乐教的重要和可行。我们的三个老师原来都不擅长唱歌,相对来说,我还能多唱几句,特别是杜老师走后每天练唱歌,发现还是有长进。最近再次回园上班后,我发现我在偶尔唤孩子起床时无意唱的一些歌孩子很快就烂熟于心,并在其玩耍中呈现出来,让我很吃惊。这才想起卜老师讲礼记里说到关于音乐的重要性,特别是孩子在幼年时期,如果接触到的音乐都是现今社会的这种靡靡之音,如果一个国家充斥的音乐都是这样的音乐,那就离亡国不远了。所以从小要给孩子听一些好的音乐,难怪犹太人再次复国并变得如此强大,是因为他们的妈妈从小就给孩子唱本国的摇篮曲,讲他们的圣贤故事,英雄故事。。。。。。。由此可见,幼儿的教育尤其是乐教的重要。
于是,每周四的远足路上,我会一直给孩子唱歌,有时我只带一次,没多久回来孩子都在玩耍时唱上了,最近这几天都是我带孩子起床,在唤醒的过程中,有时只要我歌声一响起,有些孩子就一骨碌起来,跟着我一起唱,特别是腾,我一开口,他马上从被窝PA起来,跟着我一起唱,别的孩子也在我一直唱不停的歌声中慢慢醒来。有时我会用孩子的名字来创编歌词,孩子也很喜欢。有时让孩子做一件事,用说的,他不听,但换成他熟悉的调用唱的,他也跟着和起来,其乐无穷。有时孩子在玩耍时,不自觉的就会唱起来,唱的都是平时我无意唱的一些歌,有些也没唱多少回,特别是峥,他嗓门大,学得特别快,他一吆喝别的孩子就一起和起来,很有气势。让我心充满了感动。
一直以来在陪妞上下学的路上,我都是以唱歌为主,久了,她自己也会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心情和所见用一些平时耳熟能详的调来创编歌曲,让我很惊讶,原来这些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亲爱的家长们,不管你歌喉如何,有空就多给孩子唱歌吧。你会发现别有天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