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去北京是在2007年的夏天,距离北京奥运会还有365天。那时候还没有智能手机,也没有旅游攻略。我正在过大二之后的暑假,因为舅妈去北京有事情要待几天,我就跟过去,她去办事,我自己玩。
我在网上找了一些热门景点的介绍,在下火车之后买了北京地图,每天坐公交车往返,找不到公交站就问路人,北京的大爷大妈都特热情。到了景点门口,我就租一个语音讲解器,挂在脖子上,塞上耳机,每走到一个地方机器就自动讲解。
那时候我手机的牌子好像是NEC还是NCE来着,总之是直板彩屏的那种,我的相机是佳能的傻瓜卡片机。为了这次出去玩,我又给手机配了一块电池,多买了一张16G的SD卡。现在的孩子都没见过手机电池和卡片相机吧。
那时候北京的公交车还有售票员,有些路线很长的车还要分段收费。每上来一个人,售票员就要问“到哪儿啊您”,然后热情的让年轻人给老人让座。
那时候人民大会堂的外面挂着倒计时牌,正好写着“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365天”,我还在这个牌子前拍照留念了。北京到处充满了奥运的气息,股票疯长,就连空气都开始变得好一些了。
那时候我体力正好,大一大二在学校加入了武术协会,每天早操晚训,虽说功夫没什么长进,但是腿脚是真有劲儿,可以从早走到晚,白天爬完长城,晚上还能在大栅栏逛一圈,一点都不累,第二天仍然生龙活虎。现在是万万不行了,岁月不饶人啊。
那时候我热衷于拍纪念照,就是每个景点都有的15或者20一张,被商家占据最好的角度给你拍一张,然后p上文字“xxx地纪念”,再塑封出来。之后的很多年我都心甘情愿被这么割韭菜,到哪儿都要留一张,因为可以攒着放假的时候给我妈带回去,她喜欢看。
那时候我还没挣钱,舅妈管我的住宿和早晚饭,我就带着爸爸妈妈给的1000块钱,在北京逛了5天。用学生证买门票和火车票都可以半价。去故宫的时候不知道里面的东西那么贵,自己什么吃的也没带,就在里面买了汉堡和喝的,花了多少钱已经不记得,反正对当时的我来说是需要狠狠心。后来再出去玩就再也不在景区里面买吃的了。除了爬泰山的时候实在太累,买了一瓶红牛,在三亚海滩买了一个椰子。
那时候我不懂护肤和防晒,在夏天最热的日头下,穿着背心或者短袖,带着墨镜,几天下来晒黑了好几度。后来去西藏和云南都没晒过那么黑。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只记得很晒很晒,却不记得有多热,若是现在7、8月份在外面可是会热的汗流浃背,可见这些年温度确实升高很多。
那时候因为时间有限,我只去了当年查到的几个热门景点,比如故宫、人民大会堂、长城、天坛、颐和园、圆明园、恭王府、雍和宫,住在大栅栏附近的小旅馆,晚上逛逛王府井。走的时候很舍不得,还有很多想去的地方没有去。
后来又去了不知道多少次北京,还去了好几次故宫和798专门看展,但是匆匆而过,没有第一次去北京给我的印象深刻。
还记得从恭王府出来,我在附近的小胡同里乱转,走到了一个开着门的小院子,一个大爷在葡萄架下面的书案上做画,闲聊几句才知道,大爷教外国留学生书法和国画,小日子悠闲惬意得很。
还记得我一个人划着小船在颐和园的湖上,划到湖中间胳膊酸了,索性就不划了,在湖上飘一会儿,看着十七孔桥和佛香阁,心想清朝的妃子也是这么游湖的么?不,她们不用自己划船。
还记得在大栅栏有一家老饭馆,桌椅板凳都包浆了,店员穿着马褂带着瓜皮帽,自称小二。不管他们是在上菜还是在擦桌子,只要看到顾客进门,就会高喊“欢迎光临,贵宾2位请上座”!把第一次来的顾客吓一大跳。顾客走的时候,所有小二齐声喊“慢走了您内~欢迎下次再来”!
还记得天坛的月季开得特别艳,长城上面的风吹的脸疼;还记得雍和宫的香火气很重,还没进门就闻到了;还记得从长城回来的路上去十三陵,结果大失所望,里面啥也没有……
这是我第一次去北京,也是第一次旅游,第一次出远门就每天独自到处晃,现在想想胆子也是有些大的。也许就是因为第一次的经历还不错,等到我工作挣钱之后,这双脚就一发不可收拾,不知道走了多少地方。
北京的气质和其他城市都不同,她即古老又现代,即市井又高雅,即让人向往又觉得她走得太快我跟不上。那次去过之后我就觉得,北京很好,适合来玩来学习,是取之不尽的大宝库。但不适合我居住。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那片土壤。
之后几次去北京要么是春天,要么是秋天,各有各的美。就只有冬天的北京还没领略过。据说雪后,北京就成了北平。就把这个期待留给下一次北京之行吧。
早些年没有写文字的欲望,去过很多地方却从没写过游记,除了照片,只有脑中的记忆。现在开始,我想把走过的地方用文字记下来,等到老了,记忆力衰退了,看着电脑中的照片和文字,就又能回想起年少的时光。
让写作成为习惯 日更第1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