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好久没有给学生上过课了,以至于感觉离学生都有点远了。
今天上午上了一节课,两个班一百二十个个学生,是一节我早已期待的团队课。
我讲的是《少先队英雄》,各个时期的少先队英雄,目的是展现各个时期的少先队精神,帮助孩子们树立心目中的英雄,把自己内心的英雄人物激活,并且经常的去研读英雄人物的书籍,慢慢的向他靠近,并且实现一种超越。以实现“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这样一个教学目标。
王二小、刘胡兰这是孩子们耳熟能详的人物,已经在孩子们的心中扎根,让孩子讲出自己心中的故事,说出他们的感受,通过孩子们的话剧表演,还有音乐背景的渲染,力图给他们营造一种实际的场景,让他们产生非同一般的体验,这在思想教育课中,是十分重要的方法。
“孩子的心就像晶莹剔透的露珠,敏感的感受着这个世界”,上课的时候,组织学生重温入团誓词,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让孩子们围绕这个中心,去领会各个时期少先队精神,在音乐中熏陶,在视频中感受,在语言中沉醉,让各种感官器官参与这个过程,孩子们感受深刻,印象深刻,记忆也最深刻。
优秀的团队课程并不是说让孩子们学会到多少知识,而是他的思想受到多大的教育,在他的精神世界又树立了什么样的标杆,他会持久的,长久的朝着这个目标走下去,以至于在他的一生当中,勇敢执着无所畏惧,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占据着他的精神世界,使他每天进步一点点,使他向上向上再向上。
在课程的开头我说了“自古英雄出少年”,课程的结尾是学生共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首尾照应,意义升华,加入了文化的元素,让学生在铿锵诗词的朗诵中,体会到祖国的伟大。
整节课中,我注重了对学生的成长表演激励作用,例如“你读的很流畅”,“你的语气铿锵有力”,“你的眼睛炯炯有神”,“你读的很有感情”,“你读出了英雄的味道”,“你很勇敢,是一个小英雄”等等一些话语,激发学生内在的潜力,把事迹和表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语为课用,语为我用,激励升华。
由于长时间的没有上过课,在课程环节的设计上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在语言的使用上也有词不达意的现象,另外对故事也缺乏精心的准备,有点哗众取宠完任务的思想,有点对不起老师和学生。
但是不管怎么样,毕竟又重新走入了课堂,在领导教课的旅途中踏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