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城》主题,深入到"桥"这一研究对象,孩子们对于桥的探究也是非常感兴趣,并且他们也能够利用自己的小智慧来探索一些搭建的小技巧,在活动区活动中,我发现搭建区的小朋友,他们对于搭建桥梁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完全不需要老师的介入指导,搭建的成果较之以往更加具有层次性,从大桥的高高低低到桥下面的马路,马路上的标志、汽车、停车场等等,他们将本主题的研究对象融合在一起,真正给我们展现出一个"交通城"。
同时,有一次我发现我们班的姝仪小朋友,她在搭建区搭建大桥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困难,她想把大桥与地面的马路衔接起来,因此他需要搭建一个斜坡,可是,这个斜坡看起来并不容易搭建成功,她尝试了很多次,我们以为她尝试几次不成功,就会放弃了,可是似乎我们低估了小姑娘的坚持,搭建不成功,她就一直尝试,寻找方法,没有轻言放弃,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品质,值得我们所有小朋友去学习。就此搭建中发现的问题,在活动区讲评时,我们一起进行了探究。
那么如何才能稳固的将大桥与马路的衔接做好呢?其实主题实施到这个时候,很多孩子已经掌握了这些技巧,活动区的发现既是为了让孩子们都能够掌握技巧,也是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合作意识以及遇到困难不放弃的品质。
在讲评的过程中,我以姝仪为例,先是表扬了姝仪的优秀品质,又以其遇到的问题为出发点,引导幼儿上前演示探索,孩子们的积极性是很高的,他们也愿意将自己的好办法与小朋友们分享。
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根柱子做支撑似乎不够,因此我们将支柱又加了一层,这样看起来稳固多了。
我们也一共得出了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直接用一块长木块衔接,然后用一块长木块顶住它,让斜坡的匝道不至于滑落倒塌。第二种方法,给斜坡的坡度有一个缓冲,坡度变小,木块的滑动也会变小。
本次探究活动是基于孩子们已有经验上开展的,探究活动的过程其实很简单,但是能够让所有孩子都参与到讨论与探究中,将个人的闪光点延伸到所有小朋友的心中,也是孩子们成长的一个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