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VIP工作坊《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系统》,收到课前作业中写着:
期待的"完整的一套"系统是:职责、流程、体系、计划、运行规则……
果然是大公司出来的人,正规!
吾之良药、彼之砒霜
诺基亚在2013年的时候,是世界上管理最好的公司。
管理好,往往是无法跨过非连续性的原因之一。
因为团队的思维已经被流程、规则固化了,在初创型的企业,一切都还不确定的时候,不需要这些。
威廉-巴内特。巴内特给大家讲了两个商业故事,如果你对创业、商业模式和战略选择有兴趣的人,可以听听
第一个故事,一家叫迈克菲杀毒的软件公司的,创始人——迈克菲。
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微型计算机刚刚出现不久,有一天迈克菲看到一条新闻,说:“我们遇到一个从来没见过的新问题,有一种程序,藏在软盘里,会主动侵入电脑,破坏电脑的原有程序。”
迈克菲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非常兴奋。他跑到一个技术论坛上发帖子说:
“我想做一个针对电脑病毒的解决方案,谁来帮我?”
果然有人回应。然后,他们几个人通力合作写好了杀毒程序,随后又把它放在论坛里,说:“大家拿去用吧,免费的。”
后来,这个杀毒软件被大家迅速采用。这个过程中,迈克菲不断收到私信,抱怨杀毒软件在他的电脑上用不了。迈克菲就根据用户意见不断去做修改,最后软件越做越好,越做越强。
随着使用杀毒软件的用户越来越多,不少人不仅在家里用,还会带到办公室用。
但是在商业场合用,就涉及到版权问题了啊。
迈克菲说:“如果你在家里用我的杀毒软件,没问题,免费。但是如果你在工作场所使用,那就得获得许可,也就是说,得花钱买。”
那个时候,安装一个软件需要25美元。迈克菲说:“我不用那么多,一台电脑2美元就行。”
凭借这个杀毒软件,迈克菲第一年赚了500万美元,第二年赚了1000万美元。
听到这里,你会发现,迈克菲的商业逻辑非常棒:
推出一款软件,如果好,用户就会使用;
如果不好,大家就会抱怨,那我就去改进,把它做得更好。
然后在收费模式上,采用双层收费模式,家庭使用完全免费,工作使用才会收费。
迈克菲其实是创造了这种免费产品如何盈利的商业逻辑。
这是威廉-巴内特讲的第一个故事。
他讲的第二个故事,也是关于杀毒软件公司的,不过,这家公司跟迈克菲不同,走了另外一条路。
这家公司叫Symantec,它们生产的杀毒软件诺顿不少人可能都用过。
Symantec主要和很多大公司的高层打交道。这些高层会主动过来找它们,请Symantec帮忙解决电脑病毒问题。
于是,Symantec用了很多预算雇优秀的程序员,租用非常豪华的办公楼,最后他们推出了诺顿杀毒软件,并把它作为一个企业的解决方案,卖给客户。
你看,这两家公司的不同之处就体现出来了,虽然都是做杀毒软件,但是思路和商业模式完全不同。
诺顿是由一个声誉优良的大公司,用庞大的预算做出来的。
而迈克菲呢?就一个人在小公寓里面运营着自己的BBS,但他有为数众多的忠诚用户帮他迭代产品。
迈克菲是一个免费分享软件,他的用户会不断地更新这个产品,所以他不需要一个公司总部或者高楼大厦,他的业务中心就是用户群和社区。大家虽然知道自己的贡献没有办法产生收入,但还是愿意留下来帮他改善产品。
Symantec就不一样,他的基础是和那些大公司高层的关系,所以他们必须要有气派的办公楼,必须要雇佣那些有高级MBA学位的员工。因为你只有证明自己是可靠的,才能让这些知名的大公司来购买你的产品和服务。
面对版权问题,两家公司的态度也不一样。如果Symantec看到盗版的诺顿软件,他们肯定会找出源头,并诉之公堂。
但是迈克菲如果看到一个盗版的迈克菲杀毒软件,他可能也会找到到底是谁做的,然后给他一个最新的版本,说:“哥们,要不你用这个吧,这个比你的更好。”
所以你看,这两家公司是不同的战略,不同的组织架构,但是都成功了。
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看到一个什么道理呢?
威廉-巴内特就总结说,你的业务和别人看上去完全不同,但是你一样可以取得成功。
成功其实是取决于你的战略、组织结构、企业环境这三者之间能否达到统一,你的战略和环境决定了你的组织结构。
10倍好,主要的客户都是超级个体和小微企业,很多项目是初创企业,甚至产品都还没有经过验证阶段。
当下,您最重要的事情是,验证产品、客户是否愿意付费、以及如何增长客户数量,同时做产品和服务的迭代。
在当下,不需要规章制度来约束。
警告:千万不要拿成熟企业的一套方法,套用到初创企业或团队里来。
初创企业,不需要复杂的规章制度、不需要体面的办公场所、不需要稳定的成熟企业的管理。
初创企业,增长,是第一要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