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一生必遭的难,谢谢你肯说——毒Sir
一年前,Sir写了一部国产纪录片,结果有400多万人点击。
无数读者挤爆后台,流泪、感怀、留言……
因为它说出了,咱中国人无法逃避的一个残酷现实——生孩子。
(可惜,因为某些原因,链接欠奉)
今天,Sir又得聊到它,因为这部纪录片出了剧版。
还是先让咱们从一个特殊的日子说起——
2014年1月30日,大年三十。
武汉一家医院,产房人头攒动,医生护士进进出出。
当中,一位产妇大出血,躺床上不断喊疼。
经诊断,这位产妇怀孕40周,胎死腹中。
这危急万分的时候,她身边却没家属……
医生奇怪了,这可是过年啊,家属怎么都不在?
更怪的是,问产妇家属号码,她不说;问能不能联系朋友,她说不能;甚至,连她的名字都是假的。
她只求医生,尽快把肚子里的死胎取出来,医生无奈,只得报警。
这“戏剧性”的一刻,来自这部剧版的纪录片——
《生门》
相比影版105分钟的时长,剧版《生门》共12集,单集片长50分钟,在容量上大大扩充。
放心,没有注水。
导演陈为军最初的意图,就是把《生门》做成剧集,因此拍摄时就耗费了许多人力和时间。
在妇产科跟拍两年,记录了40多个家庭的故事,影版《生门》只呈现了4位。
如果说影版《生门》重在表现四位母亲的艰辛,那剧版《生门》则将重心放在了妇产科这个小小的入口,给我们看尽人生百态。
《生门》的第一主角,自然还是母亲。
一个生命的诞生,在母体内已是经过层层竞争。
精子和卵子结合受孕产生胚胎的过程,常被形容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其难度,相当于人类横渡英吉利海峡。
而母体外,也是一场战斗。
母亲恶心头晕,强烈的妊娠反应,身体臃肿不堪,行动不便,睡觉翻身都困难……
对于生产困难的母亲,长时间的剧痛更像炼狱,痛到哭爹喊娘,痛到给医生下跪,痛到想去跳楼,一了百了。
最可怕的,是孩子生了,母亲命却丢了。
纪录片中的产妇夏锦菊,被医生诊断为凶险性前置胎盘,风险很大。
剖腹产时果然大出血,血都流到地上滴成线,心脏骤停两次,告病危,老父亲在手术室外泪流不止。
还好最后被抢救回来,医生说,她失血一万三千毫升,等于全身的血流干了四遍。
术后,她被转入重症监护室,昏迷不醒,手指痉挛,浑身发颤。
父亲握住她的手,口里一直说:“坚持,坚持,爸爸陪你。”
家属,是徘徊在“生门”之外,面临生死抉择的一群人。
在夏锦菊生产的那天,在手术书上签字的是她爸,听到她病危流泪的是她爸,昏迷不醒时陪在身边的,还是她爸。
丈夫缺席,因为要做生意。
直到夏锦菊濒临死亡,公公才一个电话过去,让儿子放下所有事赶过来。
话糙理不糙——有人说,生孩子的时候,你才知道自己嫁的是人是狗。
产妇陈小凤,怀孕30周,双胞胎,被医生诊断为中央型前置胎盘,她自身还有糖尿病。
医生说,“你就像个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大出血。”
丈夫郑清明虽然端屎端尿在跟前伺候,但也一屁股债。
他一贫如洗,住院的5400元是借的,但他还是想把两个孩子生下来。
医生说,保守估计,生下这俩孩子,最少最少……还要五万块。
为了筹钱,郑清明一家几乎倾其所有,借遍村里所有人,跑了几十户,几百几十的都拿过。
在钱和命之间,陈小凤的丈夫选择命。
但也有人犹豫不决。
产妇李双双的孩子,被优生科诊断为有智力不健全的风险,一家人坚持要引产。
产科医生说,目前怀孕已经超28周,而且B超检查没有严重畸形,医院做引产违法。
在这场家属和医生的拉扯战中,孩子到底还是被生了出来。
孩子是早产儿,状况不好,医生问家属,救还是不救?
医生觉得,早产儿大多有这个情况,但好歹一条生命,总得给个机会。
但丈夫和公公考虑的是,如果孩子现在救了,以后会不会有更大的问题?
我就是怕人财两空
医生说,你考虑的不该是财,应该是人道,是人性——
你总要试试给孩子一个机会
说着说着,女医生都有点急脸了:
“你搞得我像在求你了,我都快急死了。”
医护人员,也是长年在“生门”之外,不断权衡着医学和人性矛盾的一群人。
…… …… ……
沉重的话题,残酷又真实,现实又无奈……
原文 http://mp.weixin.qq.com/s/s8oIaqfH4H1yUzwhirz5zw
音频版 https://www.lizhi.fm/1478264/2648352480144729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