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单身时期:”
“理财的重点应当以积累未来成立家庭所需资金为重,所以务必以追求正职收入的稳定为首要目标,行有余力的话,再进一步拿出部分储蓄进行投资,增加投资理财的经验。另外,此时保费的计算相对较低,年轻人不妨为自己买点人寿保险,减少因意外与疾病导致收入减少或中断时,对个人与家庭造成的经济负担。”
“我认为不妨将积蓄的65%投资于长期投资报酬率较稳定的股票、基金等金融商品,不要太积极地操作;15%选择定期存款;10%购买保险;10%留作活期存款,当作生活上的紧急支出。”
“第二阶段、成家时期:”
“成家立业到孩子出生的这段期间,虽然经济收入有所增加,生活趋于稳定,但是相对地各项支出也比较高,例如结婚费用、购买房子的头期款等等,如果夫妻双方都有收入,这对资产的累积将有加乘效果。”
“这个时期的理财重点应该放在合理安排家庭建设的费用支出上,稍有积累后,可以选择一些投资报酬率较高的理财工具,如成长型的股票基金及高殖利率的股票等,以期获得更高的回报。”
“可将积累资本的55%投资在股票或成长型的股票基金;30%进驻在债券和保险当做预防风险发生的控管机制;15%留作活期存款,当作支付临时生活所需之用。”
“第三阶段、家庭成长时期:”
“从孩子出生到进入大学之后,这段期间主要的支出项目不外乎子女教育费用和保健医疗费等,所幸随着子女的自主管理能力增强,父母的负担逐渐减轻,应该有余力加强保险保障。”
“我认为应该将资金的30%进驻在房地产;35%投资在波动幅度中等的股票或基金;25%投资银行定期存款或债券及保险;10%是活期储蓄。”
“第四阶段、子女完成教育时期:”
“子女上大学之后,父母亲可能会暂时需要支付较高的生活费,因为孩子的需求增加,但是他们还没有赚钱能力。不过只要先前已经累积了一定财富,对做父母的来说,应该不至于造成太大负担。”
“我建议这个时期,应当将积蓄资金的35%投资于股票或成长型基金,但要注意严格控制风险;45%用于定存或债券,以稳健的获利,应付子女的教育费用;10%用于保险;10%放在活存,作为家庭各项”“开销的备用。”
“第五阶段、家庭成熟期:”
“子女毕业找到工作之后,家庭负担减轻,当父母的你已经累积了相当多的工作经验,经济状况也相对稳定,因此,理财重点应该追求稳定成长。因为此时风险承受度不如年轻时代那么大,而且退休养老的需求逐渐增加,万一稍有闪失,风险控管能力不好,就会葬送一生积累的财富,所以,在选择投资工具时,不宜追求高风险、高报酬的标的物。保险是风险较低、稳健又安全的投资工具之一,虽然投资报酬率偏低,但做为强制储蓄,有利于累积养老金和保全资产,是比较好的选择。”
“我建议理应将资金的20%用于股票或同类基金,但随着退休年龄愈来愈近,该部分的投资比例应逐渐减少;65%用于定期存款、债券及保险风险较小、获利率较为固定稳健的理财工具,在保险需求上,应逐渐偏重于健康疾病照顾的险种;15%用于活期储蓄。”
“第六阶段、退休养老:”
“子女完全独立,自己从职场上退休之后,此时的理财重点必须以安度晚年为目的,投资和花费势必更为保守,最重要的目标在于维持身体和精神健康。在这个时期最好不要进行新的投资,尤其不能再进行风险较高的投资。
我对于这个时期的投资建议是,不妨将资产的60%投资于定期存款或债券;10%用于股票或股票型基金;30%进行活期存款。对于资产比较充沛的家庭,建议采用合法节税手段,逐渐将财产转移给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