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们家到奶奶家其实有两条路。
严格意义上讲,比较正规的,应该是那条宽阔笔直又热闹的大路,但我今天想讲的是那条穿越许多人家后门的小路,属于我们儿时经常通行的羊肠小道。
其实说羊肠小道可能有点夸张,那条路虽小,但是两人并排是勉强可以行走的。
儿时的我们脸皮薄,不仅怕见生人,也怕见熟人,小乡村里谁还不认识谁啊,而那条笔直的大路通常是人来人往的。
所有路上的人家、门店,正门都是对着大路开,自然就人多眼杂,要么坐在门口纳凉的邻里、要么排排坐在杂货铺长凳上听故事会的大爷、要么团团围在大米店门口看下象棋的乡亲们。
这么多的面孔,或熟悉或面生,只一个注目礼就能让小孩感到不知所措,躲闪不及。
所以为了避开这些尴尬,我们在儿时,只要大白天上奶奶家,必定是走那条寡人通行的小道的。
那样的行径免不了引来父母们的嘲骂,“有什么好怕羞的?狗要咬你们吗?人家看你们又不会少块肉,遇到熟人就大大方方的打个招呼就过去了,都不知道你们在怕什么?”
哼,大人们肯定没有认真做过小孩,怕羞是小孩的天性,特别是农村的小孩。
羞怯的面纱要从脸上揭下,需要时间的历练和等待。
小路和大路是平行的,正门对着大路,那么后门自然是向着小路的,所以在那条小路上,可以看到更多人家的生活日常,烧水做饭洗碗,都是在后门的院子里或者台阶上进行。
小路上经常湿漉漉,要么是泼下的洗菜水、要么是从洗澡间流出来的洗澡水、要么是打扫阳台冲下来的脏水……
总之,傍晚时分,小路经常是湿漉漉的样子,以至于常年累月下来,长出了许多青苔。
小路的一边是高高筑起的墙壁,虽是人家的后门,但是小路地势是很低的,所以都有台阶,台阶上才是人家的走廊、清洗台、后院,而另一边,多是人家修的小厨房、或小果园、还有圈养的猪羊。
其实小路也就几百米的长度,但是感觉那条小路才是真正的有烟火味。
人们日常里的动作都可以窥见,看人家做饭、养猪、喂羊,而地势更低的果园旁逸而出的石榴树,偶尔看到一个熟透的,环顾四周无人,还可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踮起脚尖来个顺手牵羊,然后加快步伐穿过别人家的羊圈猪圈,来到奶奶家后门,急匆匆拾级而上,关上两扇老旧的木门,感觉心脏还在不停的涌动。
后门两边是奶奶家的羊圈猪圈,通常我路过都会看看猪槽里还有没有泔水,没有都会在旁边的桶里给它们舀两勺,但偶尔有偷食的时候感到心虚一般都会顾不上这些。
要不是养猪的那户人家旁边的杨桃树太高大,不然也能顺个杨桃吃。
不过奶奶家猪圈旁也有一棵杨桃树,大约也是兴致不高的。
通往奶奶家的那条大路热闹非凡,但是我更喜欢这条小道,不但能窥看人家的烟火,也给我们童年的羞怯遮上了一层面纱,护着我们长大,快乐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