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新复读了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发现书中反复提到的词汇除了本书的核心临界知识之外就是行动。这里的行动映射的是一种学习结果,当你主动学习时,学习的获取途径可以有多种,看书,线上或线下课,社交沙龙…能从过程中做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或达到知行合一,那么这个学习的过程就可以定义为有效学习。学习效果好坏的衡量标准的确如此。同时,也让我联想到该如何衡量一次咨询效果的好坏(本文咨询都指生涯规划咨询)。
前天,在方得咨询平台的规划师群中,因大家看到一个来询者的咨询反馈截图,打破了这个群以往的宁静。来询者通过公众号留言,大概意思的表达是这样的:“这个咨询我参加过一次,告诉我再逼自己一把,离开舒适区,这和职场类公众号上讲的没区别。”首先说这种人和这种问题是常见问题,本着我们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原则,我们先接纳自己做的不够完美这个事实。但能通过来询者的反馈中,可以看到他的不满,不满于咨询本身没有达到他期待的结果。“离开舒适区”这类鸡汤词的确常见于各类职场公众号励志鸡汤文,既然说咨询效果与读一篇励志文章没什么区别,那同理推导出来询者本身不认可这种观点。不认可就很难在行为层面起到推动的目的。那能说这次咨询的效果就被定义为坏吗?咨询效果的好坏到底拿什么标准来衡量呢?
为什么要让来询者做效果评价?
在与来询者结束咨询后,一般会在1天内让ta以问卷、留言或评价系统做出及时的咨询反馈。之所以是咨询后,也许像这位来询者一样,当咨询过程中被打了血后,咨询结束才是真正可以体会效果好坏的最佳时机。有时来询者也会碍于当面不好做出真实的评价,也会造成评价结果失真。评价对来询者说,是对本次咨询效果满意度的一个反馈,依据咨询中双方的目标确定,看是否解决了当前的问题。抑或是咨询师是否给到了你想要的答案。当然,这些在我看来都是咨询效果的表象价值,是感受或情绪层面。但这些对于咨询师来说,意义就不简单了。作为咨询师,多少都懂一些心理学常识。虽然来询者仅是提交的文字反馈,也能从中感受到好评度和满意度的星级。收到好的评价,是对咨询能力的肯定和认可,收到正向反馈,会刺激咨询能力不断提升的正向循环;收到不那么好的评价,也是一种反思和觉察的信号,咨询师也正是在这些负面评价中成长的。可见,对咨询效果的评价是多么的重要。
谁来做咨询效果的评判者?
殊不知,对于咨询效果的评价,不仅限于来询者单方面的。咨询师在咨询结束后,都会对咨询过程做一次复盘{不限于记录场景还原}。通过复盘,感受过程中来询者在回答每一个问题时的情绪,看是否准确的而及时的捕捉到?回忆每一个提问是否够清晰和明确,是否有助于帮助来询者逐步理清思路?觉察在过程中,是否做到了与来询者共情?是否能感同身受?每次复盘的过程和结果,其实是除来询者之外最真实的效果反馈,及时收到的反馈的好的。即使是公益咨询,所有咨询前准备和结束后复盘的过程都一样。对于这场双人游戏,看似咨询师是服务提供商,其实也是另一种身份的参与者。那我认为,对于咨询效果的评判,咨询师和来询者都有发言权,同时具备评价效力。
到底如何衡量咨询效果的好坏?
这个问题,因为是双方的角色扮演,可以从两个角色分别谈。由于,咨询师的本质还是服务的提供者,这次我们仅从来询者的角度说说。(说的不一定准确,仅供大家参考)咨询前,所有人都是带着问题来的,也就是说在职业生涯的范畴内解决了相关的问题,可以说就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咨询。这里我们不考虑个体差异问题。上文中,我也提到了,评价的好坏其实都是来询者通过咨询产生的表象结果。也就是说,这种结果无论好与坏,触及了来询者的感受、情绪或思维层面。到底是否能通过这层触及,来询者的哪些方面得到了改变或者更新,不得而知。这里的改变、更新,也好像成甲老师书中提到的融会贯通与知行合一。当自我意识的评价是积极的、正向的时候,意识形态停留的时间有多久?这种意识是否人为主观的进行加工处理,转化成自己的内在?转化后,是否产生过了对自己认知或行为的改变?当自我意识的评价是负面的、消极的时候,是否觉察过原因是什么?是咨询过程中哪个环节发生了问题才造成结果的偏离?是否也像咨询师一样做一次咨询结果的复盘?如果能做到这几点,我想咨询效果的好坏可能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重要了。
作为咨询师,我们会真诚的对待每一位来询者。同时,也会真实的面对自己在每一次咨询中的表现。咨询效果是咨询师和来询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当来询者不能突破、正视和面对自己时,我只能说谁都无能为力。希望每一位来询者都能善待遇到的咨询师,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他们在1个小时的背后默默付出了多少;也希望每一位咨询师都能感恩遇到的来询者,因为你无法感受一个陌生人向另一个陌生人吐露心声需要多大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