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喜欢德普,所以经常会回过头去看他的电影,《独行侠》一部被评为德普肚子毁掉的电影,呃,德普叔是上了年纪,但是这肚子并不足以破坏整部电影恢宏的感觉。
这部电影,看着看着会觉得是一部喜剧,德普疯疯癫癫的和马说话,得出白马是真傻的结论;俩主人公跟着马找线索,结果马直挺挺的挂了,俩人的对话差点没笑岔气;匪帮劫火车的俩人,一瘦一胖,很容易让人想到加勒比海盗中的那俩人,“我只是喜欢漂亮的东西”;铁路公司的奏乐,哪怕受伤了,还是继续。有趣的情节很多,有趣的台词也有很多,梗总是在话中。
这部电影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欢声笑语,而是在一个宏观背景下,社会大变革的风暴中,各个阶层的人民所经历的一切。说他是喜剧吗?怕是很难说了。
“相信我,等火车到终点,你什么也做不了,”“是吗,终点在哪?”“未来”瑞德把枪里的子弹全部卸了,讽刺的是说完,卡文迪斯的同伙就来了。枪意味着暴力,而约翰瑞德是以《政府论》为圣经的,他相信法律,相信分权,所以他不愿意用枪用私刑去对付卡文迪斯。
“不久的将来,你能从这坐上火车一直到旧金山,吃着冰冻的纽约牡蛎,然后你可以航行去中国,只要你愿意,还可以选择另一条路回来。”铁路老板科尔对丹的儿子说的话,这就是科技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这想极了飞机上的杂志广告或者是高铁上的杂志广告。现在的高铁再次提速,杭州到北京只需4个多小时,工作日在北京上班,双休日回家,抛开经济因素,技术上已经完全可以达到要求。哥伦布发现了北美洲,麦哲伦环游世界,这些都是技术的发展,与旧时代的碰撞,而旧时代的人依旧是守旧的,正如丹的妻子说的“眼见才信”。两个时代的碰撞还出现在瑞德的衣服上,一次是卡文迪斯说的“nice shirt”一次是瑞德的哥哥丹说的“nice shirt”这两次都是旧时代看不上新时代,略带嘲笑的味道。你们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每当过年回家,你穿着用着一线城市相对时髦的产品,回到家乡小城镇,然后别人都会用着嘲笑的姿态来评论你的穿着。
这场电影最最最让人难忘的场景边上印第安人与骑兵的战争。瑞德曾向酋长保障,他能把误会解释清楚,避免不需要的战争。酋长说了一句“这已经没有关系了,我们早已是鬼混了。”在这场时代前进的大洪流下,印第安人已经看清了未来。那场战争,印第安人骑着马,拿着盾和矛,配着弓箭,杀向骑兵。但是敌不过火车与机枪,工业发展的成果。这场战争让人难受,冷兵器的惨败总是有那么一点感同身受。说上来谁对谁错,时代的进步总是要抛下那些不跟着进步,还在守旧的人。在这个大时代里,只有跟着浪潮一起前进,否则,就是被浪潮无情的拍死。
这是一个复仇的故事,主线一直在推动着剧情前进,唐托的复仇,瑞德的复仇,老鸨的复仇。少年唐托做了一场不公平的交易,西进的资本家因为贪婪,毁了一个部落。唐托从此踏上了复仇之路。
最后一场火车之战,配上汉斯季默恰到好处的配乐,无限循环都没有问题。当唐托最后拿着枪指着科尔说道“一直以来,我以为你是温迪哥,但你不是,你不过是另一个白人。”没错,科尔不过是另一个白人,唐托知道,即使科尔死了,依旧还会有白人出现,另一个资本家还是会出现。没有人能阻止新时代的大风暴。
电影的最后,唐托穿上了被称为“nice shirt”慢慢走回家园。
这是一个大时代,一场席卷全美的大风暴,任何一方都没有错误,但是面对这场革新的风暴,每个人的境遇都不一样,无需怜悯,无需同情,因为当下科技发展的速度更快,我们经历的风暴就会更大。1869年,发生了很多很多,而有记载的,也许只有美国一座连接北美大陆的中央联合铁路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