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e妈说食育
我是一个外婆带大的孩子。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不小心暴露了自己的年龄啦),外婆却总能变花样做出各种各样好吃的东西来,时不时让我眼前一亮。
外婆最早在我的味觉地图上留下的是海蛏料理。
竖插海蛏,白嫩饱满的肉身鲜美无比,有谁能相信其实没有添加任何佐料呢?葱花海蛏煎饼,外婆总能将饼煎边缘煎得金黄酥脆又带恰到好处的油亮,油爆葱花香味夹杂咬下口时咔嚓作响,紧接着咬破海蛏肉身时汁液迸射鲜味在口内散开的感觉,想想都只能猛咽口水了。
有一段时间,外婆用线面泡福建老酒。什么东西都没放,儿时的我却吃得津津有味。现在想起,依然觉得外婆特别神,都不知道她如何发明出如此简单的神料理。
有时候很想再现外婆当年的紫菜煮五花肉,却怎么也煮不出外婆的味道。外婆的紫菜煮出来之后依然有股子韧劲儿,五花肉的油花漂在紫菜当中亮闪闪的。
再后来,外婆学会了包水饺。每隔一段时间,外婆就会开始忙活。刚开始时没有绞肉机,从擀皮儿,剁肉到包全部都是手工。我们几个小孩儿就会围在外婆身边揉揉面,学着外婆的样子把馅儿放进皮里并尝试着把口合上。不过经常合好口后又得东补一块,西粘一块儿的。丑是丑了点儿,外婆从来不嫌弃的。等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来时,一个人呼啦一下就能干掉十几个饺子。外婆看着我们的吃相,边吃边笑。
日语当中有一个词叫【おふくろの味】,直译成中文的话是妈妈的味道。提起妈妈的味道,很多人都会举出一两个自己最难忘的妈妈亲手做的料理。即使是同样的东西,有时候就是觉得自己妈妈做出来的特别好吃。有的人说,这是自己从小吃习惯了妈妈的料理,所以才有特别的感觉。
我更想把这个词翻译成家的味道。家的味道之所以与餐厅里的料理不同,更多的是家的料理里面包含了更多家人对自己的关心。
有一个叫The taste of kindness的心理学实验。将完全相同的零食发给两组实验对象,要求被试对象评价好吃程度。分发零食时,告诉一组实验对象零食只是“随便选”的,告诉另一组对象零食是”专门为你选”的。结果,被告知零食是专门为自己选的被试对象对零食的评价更高。
从这个实验结果来看,当我们能感受到对方对我们的关心与体贴时,我们会觉得对方做的料理特别好吃。当我们每天吃着家人精心为我们准备的饭菜时,家的味道也就慢慢成型了。
在我踏入工作岗位后,每逢周末到外婆家,外婆要不给我煮一碗面或一碗肉片汤似乎就安不下心来。当我在外婆的床上睡醒时,热腾腾的饭菜也摆在了我面前。笑咪咪看我吃饱了,把碗里的东西扫光了,旁边的外婆似乎特别开心。
再后来,我来到了日本。外婆经常对我说的还是那句话,“饭要吃饱,才有力气干活儿”。她总怕自己照顾大的孩子在外吃不好,睡不好。
她若能看到我为小e准备的早餐,或许也会俏皮地来一句日语”美味しそう”。外婆走了,家的味道还在,我还可以把外婆的爱传承下去。
小e家的早餐
ライス+ミンチコロッケ+ほうれん草の白和え+揚げ茄子煮浸し+豆腐わかめ味噌汁+みかん
ミンチコロッケ
揚げ茄子煮浸し
ほうれん草の白和え
豆腐わかめ味噌汁
跟小e妈一起做
ほうれん草の白和え
菠菜2株,豆腐150克左右,魔芋30克,红萝卜20克,菇50克,黑芝麻适量,酱油15ml,糖10ml。
菇和红萝卜放在微波炉加热三分钟
木棉豆腐磨碎
魔芋热水焯好备用。菠菜加盐放热水中焯后冷水冲洗,挤干切段。
所有的材料搅拌好装盘。
剩余的分成小份拉布包好放入冷藏室,没空时拿出来加热一下就是一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