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也可以打折的
具体时间是记不得的了,反正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某个时候,有一天我不知道为什么就对文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然后就是喜欢上了。从此,便开始逛书店,看到钟意的书而身上又正好有足够的钱可供付费时就会买下来。买下来后还当作宝贝,去哪里衣服都可以扔下,而那些旧书却悉数带着。因此就有人笑我。有人笑我,我就说这些衣服嘛,以后孩子也穿不了的,但这书啊,以后我的孩子一定是要看的。凡是我看过的书他们都要看,包括武侠小说。小孩子就得从武侠小说看起,要让他从小学就明白什么是侠义什么是正道,要让他从小就具有浪漫情怀。尤其重要的一点是,你得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人的多样性及多变性(或者叫做不稳定性),免得让他们在社会上吃了不必要吃的亏。那时买书多半是在新华书店,不用问这本书多少钱,自己看封面上的定价。书都是按定价卖的,书不是其它商品,就像我上学用的教科书一样,岂能讨价还价?于我而言,看定价其实只是为了看自己袋子里有多少钱。几年的买书经验,我只是知道盗版书和旧书便宜,没想到过书还能像其它商品一样打折的。
我是到了现在工作的地方才知道书也可以打折,这再一次说明了山里人的少见而多怪。我工作的地方在龙华富士康园区,里面除了有超市餐馆外,还有一家书店,连锁的那种呢。我一有空就去里面看看,我实在是没把人家的书店当书店,而是当作图书馆了。在书店的外面有很大很醒目的一张广告:全场图书85折,主荐书8折。而就在前几天,书店又是什么两周年的店庆,这回就更便宜了,全场图书8折,主荐书7.8折,凭富士康厂牌7.8折。你看多便宜啊,如果又正好赶上你的生日,书店还要送你一份小礼物,据说还是神秘的那种。我开始后悔过去买了那些书,为什么不到现在才买呢?我也开始怀疑“定价”,既然打折了商家还能赚钱,为什么定价时就不能定在打折后的这个价格,这样不是更省事吗?在这个倡导节约的社会,难道定价时是在超前考虑,事先给书店留下打折的空间,以供促销宣传之便利吗?而至于新华书店现在有没有打折却是不知道的,每天上班都很累,哪里还有精神去看这些?再说现在也无须去那里买书了。
其实书店打折的实惠与我并无关系,至今也还没有在里面买过一本书呢,每天只是去看,实在是把人家的书店当作图书馆了的。然而它的打折也并非于我无益。就是在看见了它的打折后,我才猛然的想起来,其实人也有打折的时候呢。当我们在“退而求其次”时,不就是在实实在在的打折吗?
你说,打折了又有哪里不好啊?
09年3月22日 水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