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始阅读成甲《好好学习》这本书至今,总共阅读2遍,写了9篇读书笔记,阅读量和读者的关注度都很高,着实让我开心了一阵。但是,前几天和朋友分享的时候,被狠狠的“扇”了一巴掌,原来我犯了一个最常见的“病”——失去理智。
我们很多人只要看到大咖或牛人写的文章、出版的书,都会奉为“圣经”、“宝典”,会不自然的跟随作者的思路,感觉像着了魔一样,总觉得作者说什么都是对的,自己做的一塌糊涂,要改进行动。从这点而言,能促发你行动,说明作者还是有功劳的,但是我们却失去了最重要的能力——批判性。
作者的假设和观点都是正确的吗?作者的论据都是能100%支持观点的吗?有没有其他案例能反驳作者的观点?等等。可能有的人认为,“批判”等同于较正、吹毛求疵,甚至会认为“u can u up, no can no bibi”。国外学生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质疑或挑战教授的观点和学说,这也造就了独立的思维。我们缺的就是这个,可能缘于我们从小没有受到过相关的培训,从小父母就教导我们要听老师的话,老师说的都是有道理的,渐渐的就养成了听所谓的“权威”。我朋友很好的提醒了我,要重拾“批判”。我想把这些质疑写下来,希望成甲老师以及其他也阅读这本书的读者能解答这些疑惑——
1. 到底什么是认知?什么是认知差异?造成认知差异的原因是什么?罗辑思维CEO脱不花提到罗胖、张泉灵、《浪潮之巅》作者吴军的厉害之处,是不是可以证明他们就是认知水平高呢?
2. 我们常说要激活旧知识,链接新知识。很多人会说,你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就能做到旧知识与新知识的链接。虽然看似简单的“链接”两字,但到底如何才能“链接”?我总觉得应该有个什么契机或东西能把新、旧知识连起来。是不是跟我们的脑科学有关?如果找不到那个“链”,如何才能“接”呢?
3. 作者提到的认知效率概念。效率本身是可以被用来计算的,比如工作效率,就是工作产出与投入之比。认知可以吗?如果不可以,那该如何解释认知效率?虽然作者举“李叫兽”的例子,但是似乎还是没法很清晰的知道什么是“认知效率”。
4. 作者提到比较多的就是了解问题和事务的本质,找到规律。如何具备找到“本质”的能力?这个能力该怎么培养?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找到本质吗?如果没有这能力,也不具备充足的时间,该怎么办?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方法?
5. 作者用物理中的“临界质量”概念来阐述“临界知识”。临界质量是物理概念,被应用到IT行业是指知识技术积累到一定的临界点,新技术就会跟裂变反应一样爆发,并剧烈扩展。这里有个很重要的概念“临界点”,即我学了多少知识才算到达并有可能会突破临界点?知识量本身是没有边界的,如何才能知道临界点在哪里?
6. 作者说要投资自己的能力圈,就要找到自己的优势并且比90%的人都要做的好?这个就涉及到操作难度了,我怎么知道自己会比90%的人都优秀?换句话说,我觉得自己已经很牛了,那怎么证明我认为的“牛”确实击败90%的人了?
以上这些绝无冒犯作者之意,只是跟我朋友分享后有的一些想法,可能由于自己的知识面和理解力有限,所以特意向跟作者和大家来探讨,对于这些内容能有更好的解答,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