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快快乐乐、平平安安的长大。可现实是残酷的,对于刚结婚就分家过日子的小两口而言,挣钱改善生活环境是当务之急,连自身温饱都解决不了的他们有何能力自己养小孩。女人很清楚目前这个刚组建的小家,没有任何能力抚养孩子,自己除了母亲结婚时添置的嫁妆外,仅剩的一点私房钱只能维持半年的日常开支,而自己的男人还是个刚断奶的娃。
男人人瘦还有点小聪明,早早跟了个手艺师傅学手艺,这也是当初女人不嫌他穷愿意跟他过日子的重要原因。但是目前男人虽然有手艺能挣钱,可没一毛钱的存款啊。男人结婚前每个月挣的钱都一分不少的上交父亲,连点零花钱都不曾留,就连每日去干活在外吃午饭的饭钱都还是父亲每天早上给的,这不一分家就断奶了,分家后的头一月还是预支结婚时收的份子钱。
女人想着这男人是当初自己选的,母亲是不愿意的,现在咬着牙也要过下去,等日子过好了才能证明给母亲看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女人要强如她母亲一般,事事都想做的最好,更何况女人也想自己有权力给自己做主,这段婚姻是她从小到大唯一抗争到底争取到的。在这个两人之家,自己终于有话语权了,虽然分家让刚组建的小家过的很艰难。结婚那天的夜里,在两人没得到任何信息的前提下,老人领来家族的老者和村长要求分家,当着所有人的面,老人就分给刚结婚的男人和女人结婚的婚房、两只有豁口的碗,几根筷子。院子里的人听闻这样的分配结果都唏嘘不已,村里的人都知道老人偏爱大儿子,可也没想到能做的这么过分。大儿子挖煤带着妻子几年不回来,儿子自然留给老人照看,前不久刚回来就说要修新房,老人二话不说把大路边的地分给老二修房,房修好了老人还是跟没结婚的小儿子住,如今这小儿子刚结婚就一脚把人踢开,还这么分家的!村长看刚结婚的小两口在门口愣愣地站着没吱声,分一看就不知道今天要分家这事,就问“男人这么分有啥意见吗?”女人看着男人准备说点啥了,男人就说“没意见。”女人刚结婚也不敢再说啥,就低着头看老人把分给男人的东西放在院子里,连一件干活的农具都没有,女人忍不住问了一声,老人说“没有,你们年轻人又不会种地,给你们那几分地估计也会被你们空着,到时候不种的话给俺说一声,俺种点吃食分你们点。”院里的人看着老人直摇头,但因这是家事,外人又不好插手,男人就这么被赶出来了。
分家后的女人在结婚夜里哭了,等男人进门就连连质问他“老人为啥这么偏心,都是儿子,差别这么大,你是不是亲生的?我跟你过日子,可现在啥都没有,你之前挣的钱你父亲说替你保管结婚后给你,你刚刚咋不问老人要了?”男人低着头不说话,过了会转身出了婚房门,不一会院子里传来老人的说话声,声音还挺大,说是“今晚就让你用一下锅灶,你明天赶紧去置办,别想再俺这做饭吃。”女人没听见其他人的说话声,过了一会男人端了洗脸盆进来,说“水是热的,赶紧洗洗睡吧,我明天去挣钱给你。”女人看着男人不说话,想着刚刚老人说的是这男人吧,虽然现在真的是啥都没有了,但好歹达到当初结婚的目的,家里的钱财开支一应掌握在自己手中了。女人洗了脸脚就和刚倒了完洗脚水的男人拉灯睡了,再怎么说,男人也是女人自己选的,男人必然也有女人喜欢的地方,两人也刚结婚,并没有因此事而影响到感情。
二十多岁的年纪,正是青春年少、热血沸腾之际,品尝伊甸园禁果的滋味后,怎耐得住香味的诱惑。男人天不亮就跟随村里人骑着自行车去城里干活了,女人也在结婚第二天,揣着私房钱上街买做饭要用的锅碗瓢盆,以及一些生活必需品。女人买完东西拿回家,一进门就被老人看见了,老人当时脸色就变了,想着昨晚才分家今天就去置办了这么多新东西,肯定是儿子存了私房钱。等到晚上男人和女人坐在新房门口的煤炉上下面条,老人就在院子里似自言自语说:“儿子长大不中留,留得住身,留不住心,还没结婚就知道为媳妇藏私房钱了。”男人看了眼面前摆着的新锅碗,瞅了女人一眼,给女人夹了一筷子酸菜,埋着头吃饭。
老人在院子的新房门外走来走去,嘴里嘟嘟囔囔、翻来覆去就说着那么几句话。没一会屋里的灯熄了,老人才磨磨唧唧的拖着大了不知道几个号的鞋进屋。男人负责挣钱,女人负责地里的农活。头一年里,母亲知道女儿平日里是不下地干活的,现在家里就有只有她一个人,到了农忙时,就叫一个儿子去给小女儿帮忙。到了快要育秧苗的时候,就派儿子前来问问女儿要不要育秧苗。母亲知道当初女儿要嫁人就是因为平日里管的太紧,女儿为了逃离自己的束缚,才急着找了个人就嫁了。现在看着女儿过的苦日子,想着眼前帮着女儿点,等女儿日子好了就不帮了,家里的事一直是自己做主,没人说啥,就只那些个闲的没事干的儿媳妇整天在外满嘴喷粪。
秧苗的好坏关系着稻谷的收成多少,本来想着女人不会干农活好笑笑,又可以借此把分去的地要回来,结果女人第一年种地收成就不错。女人这是因为哥哥农忙时抽了一天时间把秧苗送过来,又帮着种的大半的地,等到天完全黑了,饭都没吃就回家了。哥哥肯定是得了母亲的首肯才能来的,不然农忙时节,家里人多地多,哪有空闲时间。
收完稻谷,把菜油苗种地里,女人才得了点空闲,买了肉回家正准备炖点汤给自家男人补补。虽然生活过得苦了点,但每天心情很好,很有干劲,挣的钱也多,本来早就该补补了。男人在外面吃得并不好,回家了顿顿面条酸菜,再好的身体也扛不住。可做饭时发觉闻着油味只犯恶心,平日里不是酸菜就是泡菜,哪会想到这回事。拼命忍着直往外泛的酸水,把洗好切好的萝卜、藕、海带、山药倒在锅里,女人坐在一边就在想,好像这两三个月都没来奎水了,一天天忙农活,都没注意到这件事。等男人回来,下了面条在炖完汤菜剩了点汤的油锅里。女人把一碗装好的汤菜放在一边的凳子上,又给男人把煮好的面放在凳子另一边,男人洗完手过来端着碗就吃,女人让他先把那碗汤菜给老人送过去。男人闻声望了下女人,放下碗把菜给老人端过去,结果刚走到门口就听见老人在埋怨:“有钱买肉吃都不给我老头子端一碗,白养活了那么大个人。”男人顿了顿脚,把碗放在窗台上就转身准备离开了,结果抬眼看见自己的母亲偎坐在在厨房的稻草堆里喃喃自语,走到厨房顺手拿了个吃了饭还没洗的碗就把一大半的汤菜倒在碗里,拿了双筷子给他娘,让她娘吃饭。他娘看了看他,把饭碗端给屋里的老人,把他手中碗里剩下不多的汤菜掺了些白开水,立马又满满一大碗,最后倒出一半在锅里,拿了一小把面条放里面煮。男人看着母亲这般,心里也难受,但是没办法。
男人知道这些年母亲过得不好,他听见过有人曾在背地里说他父亲曾把他母亲的头往水井里按,就是因为他母亲二胎生了个女儿不是儿子,对他父亲而言,女儿都是给别人家养的,养着浪费粮食。后来,他知道母亲曾经是没落地主的女儿,比父亲小了十二岁,神经有点问题,也是因为这才嫁给了取不到媳妇的父亲。平日里母亲不说话,你让干嘛就干嘛,只有到了半夜会无缘无故的往外跑,才看得出她的不正常。男人拿着空碗走了,他知道自己的母亲留着是为了给父亲做下顿饭,如果做不好父亲又要打她,父亲曾因母亲啥都不会干,拿着刀撵着母亲在村里跑。看着这样的母亲,他很无力,自己又不像哥哥修了房,就算把母亲要过来也没地方住呀,更何况父亲现在还不想把母亲分给他们,不然大哥家的地就没人给种了。
男人揣着心思吃完饭就去睡了,也没注意到女人脸色的苍白,女人随后躺在男人身后一言不发,等到第二天早上男人出门了,女人趁着天还灰蒙蒙的,拿了个围巾包着头出了门,回来的时候,提着的包里多了一包白色的粉末。女人匆匆吃了两口昨早吃剩的冷米饭,倒了杯水进了新房,只见她拿出拿包白色粉末倒进嘴里,喝了两口睡就睡下了。男人回来看着女人睡了,就自己下了点面吃了躺在一边睡了。女人夜里感觉身体不舒服,起身拿了床下放着的瓷盆,平日里瓷盆女人是备着晚上有时起夜用的,结果女人蹲下就感觉身体里的血液在流失,女人肚子疼得好似过了一个世纪,下体不再有异物流出,女人收拾好自己把盆端出去倒了,虽然害怕黑,但她还是忍着身体的不适把盆里的液体倒入了尿坑。女人怕被男人发现,灯都没拉亮,又回到被窝里侧身躺着。
女人在这段时间里就处理一下家务,农田也没活干了,也被旁人发现她的异样。等又过了两个月,女人的肚子大起来了,旁人才知道她怀孕了,而她此时不是自己是喜还是忧。母亲哪有不爱自己孩子的,可是这个孩子来的还不是时候,最后还没流掉,母亲就想着等把她生下来了就养着吧。家里就我一人,不麻烦老人的话,应该没人有意见。孩子在母亲忐忑的心情,爷爷不善的目光中一天天长大。等到这天半夜,女人叫醒了忙了一天,正呼呼大睡的男人,让她找村里的医生来,她要生了。医生来看了一下,让把人送医院,有难产的迹象,男人借了板车,把女人抱上铺了被子的木板上躺着,一个人拉着车往医院走,路过女人娘家,敲醒睡的正香的人,女人的母亲叫来两个儿子,让陪着赶紧送医院。迎着月光,赶了一个小时的路终于到医院了,可人推进产房只听见声声撕心裂肺的叫喊,就是不见小孩啼哭声。随后赶来的女人母亲,看着紧闭的产房门,问男人路上有没有遇到什么?男人说:“没遇见啥呀,就顺着大路紧赶慢赶过来的,路途中停下去叫醒了你们。”女人母亲想到,大路边有一片坟场,平日黑夜里很少有人会从那经过的,就赶紧往医院外走。
从医院离开的女人的母亲,来到了一座老远都能闻到香气的土屋院门口,她一边敲门一边叫着“老姐姐开门”,一阵敲门声后,一个衣着青布衫的女人开了门,模样看不太清楚。只见女人的母亲和那人说了几句话,女人拿出一沓黄纸在上面写写画画交给了女人的母亲,等那人送女人的母亲出门时说:“如果想要那个孩子健康长大,出生后就抱过来一趟。”
女人的母亲急忙赶回医院,只见她在医院门外的一个角落里,把拿回的黄纸烧了,等她再次来到产房门口,一声婴儿的啼哭声从产房传了出来。外面天也慢慢亮了,女人被送到了病房,女人的母亲看女儿睡着了就留下了刚来的一个儿媳妇,让其他人回去休息一会吃口饭再来。男人刚到家就被老人堵在门口问:“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男人低喃了一声“女孩”,只见老人转身就走,边走边说“下午去的时候我也去。”
等下午女人的母亲急匆匆的进门,就是问人要自己的外甥女,还是急匆匆赶回家的儿媳妇告诉她:“男人的父亲要把孩子送人,男人不啃声。”进门听说人刚抱走,就急匆匆的去寻外甥女了。外甥女寻回来了,告诉女儿出了月子去找她,带她去找一个很重要的人。女人经过女儿这件事,也看透了男人的选择,以前只觉得男人有些孝顺过头了,现在是明白了,只要遇事和男人父亲站在对立的立场,男人一定站在他父亲那边,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抓住家里的经济权不放,这是以后自己生活的保障。
女儿的出生是意料之外的事,而看透家里男人遇事的态度更是在意料之外。本以为自己把身心都交给他,能以心换心,结果却令人失望,世界上最爱自己的人还是父母。生活还在继续,爱情就像一阵风,来得快去的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