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卷5非相篇诗解3古今一道圣以己度
题文诗:
夫妄人曰:古今异情,治乱异道.众人惑焉.
彼众人者,愚而无说,陋而无度.因为看见,
所以相信,其所见焉,犹可欺况,千世之传.
愚妄人者,门庭之间,犹可诬欺,况千世上.
圣不可欺,其圣人者,以己度者.以人度人,
以情度情,以类度类,以说度功,以道观尽,
古今一情,情通古今.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其类不悖,虽久同理,乡乎邪曲,而不迷乱,
观乎杂物,而不困惑,触类旁通,至度自度,
自度自信,自信自见,不见而见,不听而明,
通无化有,至虚而实,度之以正,验之以诚.
五帝之外,前无传人,非无贤人;五帝之中,
无传其政,非无善政;禹汤传政,不若周察,
非无善政,其皆久故.传久论略,近则论详.
略则举大,详则举小.愚者闻略,不知其详,
闻其小而,不知其大,文久而灭,乐久而绝.
【原文】
夫妄人〔1〕曰:"古今异情,其所以治乱者异道"。而众人惑焉。彼众人者,愚而无说,陋而无度〔2〕者也。其所见焉,犹可欺也,而况于千世之传也!妄人者,门庭之间,犹可诬欺也,而况于千世之上乎!【注解】〔1〕妄人:无知妄为的人。〔2〕度:测度,考虑。
【译文】 有些愚妄的人说:"古今情况不同,所用来治理天下的道也是不同的"。众人被这种话迷惑而相信了它。那些众人,愚昧而不能辩说,浅陋而不能测度。亲眼目睹的事,都能被欺骗,更何况千载相传之事!这些妄人,在日常生活中,尚且要进行欺诈、蒙骗,更何况对于那些千载之上,人所不能见的事情?
【原文】
圣人何以不可欺?曰:圣人者,以己度者〔1〕也。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类度类,以说度功,以道观尽,古今一也。类不悖,虽久同理,故乡乎邪曲而不迷〔2〕,观乎杂物而不惑,以此度之。【注解】〔1〕以己度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去衡量古代的事情。〔2〕乡:通"向",面向。邪曲:邪僻,不正。
【译文】
然而圣人为什么不会受骗呢?答:圣人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去衡量古代的东西。根据人性去测度一个人,以常情去测度个别人的情感,根据事物的一般情况去衡量其中的个别事物,依据言论的内容来测度实际的功业,用道来观察一切事物,这古今都是一致的。只要同类事物不相背离,即使时间相隔很长,道理还是一样的,所以面对邪说歪理也不会迷乱,看到杂乱无章的事物也不会困惑,这就是因为按照这个道理推测一切事物的缘故。
【原文】 五帝〔1〕之外无传人,非无贤人也,久故也。五帝之中无传政,非无善政也,久故也。禹、汤有传政而不若周之察也,非无善政也,久故也。传者久则论略,近则论详。略则举大〔2〕,详则举小。愚者闻其略而不知其详,闻其小而不知其大也,是以文久而灭,节族久而绝。
【注解】〔1〕五帝:传说中的黄帝、颛(zhuān)顼(xū)、帝喾(kù)、尧、舜。〔2〕举:列举。大:大概。下文的"小"指细节。
【译文】 在伏羲、神农、黄帝、尧、舜这五位帝王之前没有流传到后世的名人,这不是因为没有贤人,而是年代过于久远。五帝的政事,也都不传,不是因为没有善政,而是时间过于久远。禹、汤的政事有传下来的,但没有周代的详细,不是因为没有善政,而是因为时间太久的缘故。传说离得越远的,就越简略,传说离得越近的,就越翔实。简略的就只能列举其大概,翔实的则可以列举其细节。愚昧的人听到大概而不知其细节,听到细节而不知其大概。所以时间长了礼法制度就会湮灭,时间久了乐的节奏就会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