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当中,我们做产品的时候会有很多的标准,用以判断一个产品是否符合我们的预期,满足用户的需求。那么当在生活当中,我们用一个产品经理看待产品的视角去看待一个人的时候,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这五个层次,由外到内,层层深入,直到最核心。
第一层 感知层
顾名思义,就是我们能够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的刺激,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所能收集到的信息。这些信息带给我们的只管感受,就是感知层面的。
一个人,看到的第一眼,TA的身材、样貌,TA的口音、穿着搭配等也是感知层面的。
作为信息接收方,我们要知道,感知层面的信息是非常有限和肤浅的,不能以此有限的信息量做出最终的判断。
但是反过来,作为信息的传达方,又必须重视自己在感知层面要对方传递的信息,不能太随意,给人形成不好的印象。因为我们对一个人或事物的主观印象一旦形成,就非常不容易改变了。比如第一次见到一个人,对方穿着邋遢,满嘴脏话,那么这一印象就会一直刻我们在脑海里,不管以后对方变得多么优雅,都很难改变这种印象了。
第二层 角色框架层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一个角色。在公司和同事交流的时候,都是基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交往,首先进行角色的对接,然后我们该谈什么,知道哪些东西,都是会被我们的角色所控制的。我们面对一个军人、一个医生或者一个老师的时候,他们身上角色话的痕迹就都会很明显。
在父母面前,我们的角色是儿女;在孩子面前,角色是父母;在菜市场买菜的时候,我们的角色是消费者,是普通公民、、、
角色是这个社会这个大舞台给我们框定好的,我们需要在对应的场景去扮演好这个角色,不然每个人都随心所欲,社会就乱套了。
角色化的表现是在清晰规则和压力下的表达,当我们在一个没有压力环境里,就会忘记角色,更加放松,表达出更加真实的自我。
所以,基于表面的感知层和基于角色化的接触,都是非常浅层的关系。我们日常生活中,和大多数人都是浅层关系,都是基于角色化的交流。接受服务的时候,对方也是在角色规定的范围内和我们沟通,交付框架内的内容。如果我们也在角色扮演里与对方对接,那么其实我们也被牢牢绑定在了设定的角色当中,不会有更深层次的交集。
第三层 资源结构层
更加隐形的内在标示。包括但不仅限于一个人的财富资源、人脉资源和精神资源等。
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在很多时刻,和很多人都是处于同一个角色里,比如我们曾经都是学生,刚毕业的时候都是职场小白。但随着每个人的能力不同,资源的不同等等因素叠加到一起,会推动我们彼此分化开来,进入到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地方,又遇到很多从其它角色分化过来的小伙伴,一起开始下一个角色分化的历程。
我们可能都曾在某一个角色中,但未来都会进入到不同系统的不同角色中。
看一个人,不能只看到其表面化的数据,比如衣着、外表。或者问一些表面化的问题,存款多少啊?有房有车没有?
在产品经理看来,这就是只抓表面数据,这种用户研究行为是很低级的,这样的人世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的。
只是基于这些表面的数据,角色化的交流,是没法和人建立深度关系的。还应该看到TA的资源层面,比如精神资源:兴趣爱好以及和什么样的人交往等。
第四层 能力圈
一个人所能触及的范围。能耐有多大,能干多大事,能力的边界在哪里。
第五层 存在感
存在感对于人就好像生存对于动物一样,是触发情绪和推动行为的开关。
动物努力去抓猎物,虽然也很吃力,但必须这么做,因为生存的需要,要是吃饱了动物也不会那么费劲去折腾了。
那么我们人类也一样,整体奔波、焦虑、不安,也是因为没有被满足。动物只需要生存条件被满足就够了,但是人又不一样,人世社会化的物种,生存的满足只是最基本的需要,除此还有更深层次的社会化的存在感来满足我们。
对于很多女性而言,只需要在一段关系里,比如在一个家庭中,在我和我爱的人的关系中,我的存在感是明确的,清晰的,对方给予到足够的确认感,就很满足了。
而对于大多数男性而言,只是一段关系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是远远不能满足的。还需要在职场中、行业里、在社会影响力中,看到自己的存在感,感受到别人的重视。
对于存在感的需求和不安全感,驱动着我们思前想后、废寝忘食、找人找事找钱,来满足自己,去人我们的存在感。我们也因此在这样的左冲右突中扩充了自己的能力圈。
当一个人的存在感满足了,能力圈也就不会再扩充了,好比很多男人满足了后就不愿意奋斗了一样。因为扩充能力圈是一件很痛苦、很累的事情,狮子为了吃个饱去捕杀斑马,也会经常被踢,甚至有生命危险的。人也一样,学习和奋斗都是很累的事情。
串联
五个层次,由外而内,层层深入。
最外层,也是最表层,是感知层,是看到一个人的外貌、衣着、打扮等。这里的一部分也是基于角色表现出来的,比如军人就要穿军装,行军礼。
往里一层是角色框架层,是基于角色化的表现,并不是一个人最真实的自我。基于角色层面的交流都是程式化的,无法建立深入的关系。
第三层是资源结构层,不仅是一个人有形的财产,还包括精神结构和精神资源,比如兴趣爱好,个人魅力等。
最里面是能力圈和对自己存在感的感知。
其实我们看到的一个人,不管TA的外在样子也好,所扮演的角色也好,都是基于最内在的对于自己的定位。如果你明确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会促使你努力改变自己的能力圈,改变自己的资源,改变自己的外在的样子。
最后
对于一段浅层的关系,最表面的感知层就够了。假如你想要买一个商品,你只需要看到最表层就够了。如果是仅仅想要谈个恋爱,不打算和对方的命运深入勾连,表层的信息也就足够了。
但是如果追求的是深度的长期关系,那就不能只看到表面的东西了。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适配另一个人的成熟产品,你需要看到的是一个人能够持续让自己变化的内在动力。然后在漫长的不确定的未来,明确你们两人是不是能够一起拥抱不确定,拥抱变化,在变化中成长、变得成熟,彼此更加适配。如果两人都完全各顾各的随性表达,想要依靠天生的脾性来达到适配,不为对方做出相应的改变,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事,只有在一段关系中不断尝试,不断磨合,让幸福感达到彼此都可以接受的范围,那么就算是匹配了,在一起就是幸福的。
如果只是做用户,维持短期关系,做一锤子买卖的,那么看到一个人的感知层和角色层就够了。但是要结婚,要投资一个人,或者和某人成为长期合作伙伴,那就需要关注这个人对自己的存在感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设定和感知,对自己能力圈的建设和经营以及对自己的资源的建设和管理,是否符合你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