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已过了大半,但是开学前制定好的学业计划似乎都没有完成,时间总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日复一日。当时特别想焦虑和迷茫,想好好管理自己的时间,却一直没有方向,不知道从何入手。
偶然在图书馆读到了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这才知道原来人是没办法管理时间的,时间也不听从任何人的管理,它只会自顾自一如既往地流逝,我们能管理的只有自己。
想到自己以前总是宿舍最后一个起床的,总觉得自己每天要睡够八小时才不困,这本书让我有了早起的念头。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接下来就是行动了,我又面临一个问题:到底几点算早起呢?我去火狐上搜关键词早起,想看看别人的经验和方法。
在第一页看到推送简书上关于早起的文章,是格格写的一篇关于早起成长公益营的文章,通过申请免费加入并同一群人进行早起打卡和监督。看完文章,我当时毫不犹豫发送了这篇邮件给格格。
10月24日,是我加入格格早起营的第一天。我的生活似乎也从那一天开始有了变化。
进群后看到格格早起成长营的共读书恰恰也是《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我当时特别兴奋,感觉冥冥之中命运把我们连接到了一起。
于是我第二天直接从以往7:30—8:00变成6:00以前起床,每天早起看书,晨跑三至五公里,持续了两周,虽然中间有些不愉快,包括被室友抱怨和自己身体的不适应,但同时我也尝到了甜头:我整个人的心态变得特别积极,行动力大增,拖延症改善了很多,体重减了两斤,体脂减了百分之二。
然而好景不长,接下来的两周左右的时间,天天下雨,加上生理期,期间坚持了两天五点左右起床看书,但是特别犯困,无法户外跑步,所以生活又恢复到了以前赖床睡懒觉的日子。
但是其实生活就是要不断调整自己的预期,因为顺利的时候,你会把顺利放大的很大。挫折的时候,你也会把挫折放大的很大。在路上久了,你就会知道那些前进中反反复复都是很正常的,是夯实我们内心和信念的过程。
所以我并没有灰心,11月底我又重新开始了自己的早起晨跑计划。
现阶段依旧在不断调整自己的早起计划,找到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我相信只要坚持,一些新的不同一定正在静静地发生,期待2018收官月一个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