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有感

  现在是24年10月20日凌晨三点,从九点多睡到1点多醒来,坐在电脑跟前总想做一些事情,打开知乎首页推荐的问题,“如何培养有自信的孩子”一文中,读到文章借鉴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的文字。于是搜索该文,读了全篇。

        鲁迅1919年10月发布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 谈论了中国的父权社会的社会现象,分析批判了了父权社会的本质。终于让我的内心得到了释怀。对于自己现在的处境,自己应该怎样面对现状,找到了一些的答案。由于父母生病,无法自理,而我又有一个三岁的女儿,如何来权衡现在生活对我来说一直没有找到合理的方法和思想。目前,母亲跟随与我生活,然而母亲确实受到父权传统文化影响入心的人。对于我教育子女问题上,总是有一些意见,对于当前她自己的处境,很是委屈,我与母亲的很多见解不同,总是感觉母亲的思想不正确,但是又没有办法说清楚具体的感受。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多答案。也让我自己对于现在“随顺长者,解放幼者”的思想得到了肯定,争取能做到“随顺长者,解放幼者”,虽然不易,但是已然有这份初心。

文章摘选:“总而言之,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很不易做;而在中国尤不易做。中国觉醒的人,为想随顺长者解放幼者,便须一面清结旧帐,一面开辟新路。就是开首所说的“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这是一件极伟大的要紧的事,也是一件极困苦艰难的事。”

            也让我对,“为什么这么多年,我和姐姐为什么总是一起批判母亲,赞扬父亲”的行为有了一些解释,根据文中所解释的父权社会的一些主流思想和社会现象发现,母亲的传统思想相比父亲来说更重。但是受到父亲无我奉献有爱的思想影响,以及每天闲聊的村众人所表达的主流父权思想。导致母亲总是行为矛盾的。这种感受我跟姐姐都在生活中感知到,所以总觉得目前行为不合理。

        父亲的行为付出,给我们的感觉是不求回报的,总是牺牲自我,尽量的用自己所知满足我们。我们都看在眼里,所以很多时候总是心疼父亲。但是对于母亲的任性,懒惰,我们总是批判,行为背后总是传递出很复杂纠结的心理压力。所以跟母亲在一起的生活总是很压抑。也解释了父亲总是让母亲出去打牌,或者聊天,而自己总是默默的做事儿,打工。现在看来母亲是对于做事儿的本心是没有推动力的。或者对于应该怎样做心里是矛盾的,纠结的。

           也让我心生许多对于父亲的愧疚,曾经出言不逊,让父亲伤心过。想到自己出生的年份,以及自己本身的性别,在父权文化很浓的乡村,父亲也受到了很多的鄙视,甚至伤害。

        1919年的10月的文章,现在是1924年10月份,跨越了百年的文字。 竟然给了我如此的力量,真的感慨文学的力量和精神。虽然有很多历史著作,但是自己学疏才浅,很难读下去。感谢白话文运动,让我这种虽没接受过向往的高等教育,但是也能读懂文人给我传递的精华思想。作为普通人甚至底层人民,白话文可以让我有些许觉醒,不再是纯受到父权传统而落后的社会文化的精神压制。

        最后,希望自己能做到“随顺长者,解放幼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