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求同求异共用法:用异常检验寻常
毫无疑问,在经验之理的层面上没有100%靠谱的答案,因此我们可以说,求同法也好,求异法也罢,它们都有可能犯错误,那么怎么样来提高我们成功的概率呢?这就牵涉到了穆勒五法中的第三法,就是求同求异共用法。顾名思义,就是把求同法和求异法放在一起用。
怎么放在一起用?我举一个例子。比如,你用求同法知道了一件事,就是六味地黄丸对于治疗某种病是有效的,但是你心里还是吃不准这个归纳是不是有效,于是,你就开了一个新药方,里面就没有地黄丸,你再看看是不是有效。大家可能会问,在求同法的例子里面,我已经给出了很多“没有地黄丸,病人没有被治好”的证据,在这种情况下我为什么还要重复一遍?
这是不一样的。前面那是你消极地、被动地接受“没有地黄丸的药方组合,病人没有被治好”这样一个事实,现在你还是觉得心里面不踏实,你是故意地制造一个新的案例来实验,这时候如果你发现病人的病的确没有治疗好,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得前面的结论可靠性又上升一个台阶。
有人说了,这个方法有点麻烦啊?对,的确是,求同求异共用方法的使用,某种程度上牵扯到你能够对环境有一定的调控力,因此,这个方法相比就具有一定的主动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