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在大厅窗口上班,早上必须要在8:50之前打卡后,我每天都按时起床,不敢像以前一样时常赖床,闹钟一响总是一激灵,“要打卡不能迟到”的念头瞬间浮出脑海,提醒自己立马起床。
这三个多月来,打卡从未迟到过,早了能够提前15分钟,最迟也能提前5分钟,根据算好的路程时间(步行or小黄车+地铁),早上7:40之前出门时间相对会很宽松;7:50出门,能早到5-8分钟;再晚出门,就很危险了,很可能迟到!
而今天(周五)早上,因为出了点状况耽搁,我出门时已经7:56了,于是为了不迟到,一路各种飞奔,各种惊心动魄,各种考虑分秒的计算路线,意图踩着点在打卡机跳到8.51分之前打上卡,把8:50-8:51分之间这59秒也算在了之内!
7:56出门,幸好坐电梯直接下到了一楼,出了楼门口下着细雨也顾不上打伞,直接飞奔向大门口。早已想过步行和骑车都来不及,所以直接奔向小区门口的摩的师傅,径直坐上摩的,告诉师傅送我去最近的地铁口,要快,赶时间。坐车的瞬间师傅递给我他的微信牌,然后就开动了,我在路上问了价格付了款,到了地铁口迅速下车又飞奔进站。
平时周五上班高峰期,我们这个站坐地铁的人并没有很多,可能因为今天下雨,所以虽是周五,但排队进站的人比周一还多。平时还能留出一条通道供不用过安检的人通过,可今天乌央央的人排了四五队,很长的队,根本没留出快速通道。
我迅速观察了一下,挤到墙边,顺着墙边人群形成的一溜窄缝向前挤,边挤边给旁边的人说:不好意思过一下,不好意思过一下。因为没有拿包,很快通过了安检区,没有刷支付宝,直接刷公交卡进闸奔向楼梯下站台。途中瞥了一眼手机8:04,心想能赶上这班列车就还将将能按时打卡。
结果,奔到站台上时8:04这班地铁刚刚合上门,我愤愤的剁了一下脚,长叹一口气:完了,完了,今天铁定迟到!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地铁开走,继续等一下班。
坐上下一班地铁开动时已经8:10,想着平时这个点已经到小寨换乘,而今天才在家门口刚刚坐上地铁,心中又是一叹。瞅了瞅临近的车厢门,挪动到靠近车厢中部人少的门边上,焦急的等着到小寨换乘。
快到站时迅速透过玻璃门选定上扶梯的路线,开门后径直冲出去,按选定路线小跑上电扶梯,然后又飞奔向2号线的站台。下台阶时看到2号线这班车已经到达,多数人已经上完,快关门了,我瞬间判定从确定可以挤上去的临近车厢挤了上去。刚挤上去,灯闪铃响,车门关上了。我长舒一口气,换了个姿势站稳。
时间已是8:22,心里反复推算到站时间应该是8:48,算上那59秒,也就两分多不到三分钟的时间出站到打卡,必须拿出百米冲刺的速度才可能赶上,时间太紧张了。
为了再能节省几秒钟的时间,我在距离到站提前两站开始,又慢慢开始向车厢中部移动,因为换乘上车时靠近列车前部车厢,而到站的电扶梯和台阶都在站台中部,换到列车中部能迅速上台阶出站。
跟我推算的一样,8:48到站,扶梯人多,我迅速飞奔跨上台阶,出闸机百米冲刺飞奔出站。前面距我三五步远也有个人在飞奔,定睛看了下,是跟我一样奔去打卡的别的窗口的同事。出站通道很长,到最后的扶梯口时,我跟同事前后脚,走扶梯左侧,她一路给前面的“挡路人”说:借过一下。我紧随其后疾步向上。
出了站30米就是单位侧门,打卡机就在门后,我跑在了前面冲向打卡机,卡机跟前有别的同事在打卡,我催促说:快点快点。同事边打边回头看我说:急啥,还有两分钟呢!啊,还有两分钟,我愣了一下,然后才反应过来,原来打卡机慢两分钟!!!因为平时都不会迟到,所以我从来没有仔细对过卡机的时间。
最终我打卡时间“8:48”,不显示秒,实际时间应该是8:50-8:51之间。
打完卡,我一路紧张的神经终于松懈下来,长舒一口气。回想今天上班这一路,真是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每一步都要计算好,提前准备,尽可能的为下一步节省哪怕几秒钟时间,再加上跑的快,总算是有惊无险的按时到达了……
可能你要问为啥出门晚了?因为今天早上我实在是囧,囧,囧。本来还早起了10分钟,但是一起来肚子就不舒服,赶紧上厕所,上完厕所冲马桶,然后天呐,马桶堵了,赶紧处理折腾了近10分钟,然后着急忙慌的胡乱洗漱完赶紧出门,就是这样晚了。
你可能还寻思迟到了有啥后果,要这么拼?后果是不扣钱,不罚钱,但是每天会在群里通报,每个月会统计排名后发考核文件通报,迟到一次个人考核扣1分,单位整体考核也扣1分,考核结果还会抄送给单位办公室。
虽说是60多个窗口近200人评比,每个月每个窗口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多多少少都会被扣分,偶尔迟到一次不容易显示出来,但咱肯定是能不扣分则不扣分,管不了别人但是能够管好自己不拖后腿,毕竟被通报了虽然没有实际惩罚,但是很难看,面子伤不起!所以,压力还是蛮大的!
反思今天最终能够按时打上卡,除了依靠自己的谋划、速度外,还是有很大一部分运气成分在里面,所以以后还是尽量避免制造这种窘迫状况,早点出门,然后,从容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