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迎来了她的识字敏感期,在街上看到什么字都要问,看书也逐渐从图画过渡到文字,对每个字的由来充满了兴趣。而这本《仓颉造字》的故事,就特别适合这个阶段的孩子。
识字敏感期:让孩子从汉字的由来中对字产生兴趣
仓颉造字的故事是一个民间传说,讲述了仓颉经过努力而探索出的一种用画图方式来记录的故事。而这种图画表示,被黄帝命名为“字”,并进行传播。
古时候,为了更好的记录事情,大家用摆石头的方式来记录,但是这种方法记录简单的可以,非常有局限性。后来,大家又发明了在绳子上打结的方法,可是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因为他们的失误,黄帝在跟蚩尤约会的时候误了时间,所以非常的生气,而负责这件事情的仓颉对此也特别懊恼。于是,他辞去了官职,发誓要研究出更好的方法来记录。
仓颉走了很多的地方,最后他在猎人观察动物脚印的启发下想到了用简单的图画来记录事情。所以,仓颉就认真地观察自然界中的山川河流,飞禽鸟兽。并用特殊的符号来代表,这就是最早的象形文字。黄帝也非常高兴,把这些图画命名为“字”,并开始普及。而仓颉在教别人的同时,也发动人民来创造更多的字,并把这些字收集整理起来。这就是汉字的由来,一直沿用至今。
让孩子了解汉字的起源,也对汉字产生更大的兴趣。
书的最后,还有一些关于汉字的小知识,让孩子对汉字有了更深的了解。
从简单的故事中学会观察与坚持的意义
其实这个故事不仅让孩子了解到了汉字的由来,对汉字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从仓颉造字故事当中,体会到仓颉刻苦钻研的精神。
从一次的失误中总结教训,踏遍千山万水,访遍名人志士,也要找寻到更好的方法来解决遇到的难题。这不正是每个人所需要的一种品质吗?出错不可怕,可怕的是出错后一蹶不振,不再寻找,不再进步。
这种不服输的精神,对我们也有很大的触动,正因为他的不服输,才创造出这些很实用的汉字,一直流传到现在。比起认识的那几个汉字,仓颉的这种精神才是更值得我们学习的。
宝宝看着图画故事里那些甲骨文的象形文字,看着从图画到象形文字再到衍生出的更多的文字,更深入直观地体会到了汉字之美,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由来与传承。而几千年来的文字变化,也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华民族背后的那种不服输、不示弱的精神内涵。
就像我现在用文字来表达我的看到这个故事的感受一样,孩子也在故事中感受着黄帝,感受着仓颉,感受着中国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的智慧。黄帝为字命名,仓颉为字去创造和记录,可是,只有黄帝和仓颉,也不会有汉字的传承,背后需要的是更多普通人民的努力。
这就是我们的中华民族,小时候的自己总是感受不到,可是当我看到图画中仓颉在老百姓中收集到更多创造出的字时,我才明白,正是无数的普通人,看似不起眼的创造和整理,汇集在一起,却有着无穷的力量。在历史的长河里,一直奔流不息,这里,有我,也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