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大家谈及金钱管理时,总会用“开源节流”展开,对于中国人来说,节流是最容易也历史悠久的方式。不过世间省钱的方式各式各样,千万不能选择下面这一种……
1.急诊科良子医生打电话的时候,我正在床上睡得像死猪一样,摸到手机看了一眼时间,凌晨2:30。1点钟刚给一个心衰的病人做完心脏超声,看来一觉睡到天亮的奢望泡汤了。
这个月我轮值ICU的住院总医师,也就是要负责全院病人的抢救。急诊科和我们是兄弟科室,经常会有从院外送到急诊的病人,病情太重,又需要正规长期治疗,就会收到我们ICU。打着哈欠奔向急诊,不知这次又是什么重病人。
走出病房楼,四周还是一片黑,连续的阴雨天,厚厚的云层更是将月亮遮的严严实实,空气中透着一股湿热,在北方的夏天,着实不太常见。
走进急诊室,夹杂着各种味道的凉风扑面而来,虽然有异味总好过蒸桑拿的感觉。灯火通明的抢救室内,良子正在病床前给病人查体,身边围了一群家属。见我来了,他也快步走过来:“来了,看看这个,收了吧。”
“什么情况?”我问。
“高热,41度,昏迷,伴有抽搐。老人自己住,孩子送过来的,说晚上吃完饭给老人打电话不接,睡下后越想越不对劲,一进老人家门就发现没意识了,赶紧送过来了。”
“CT做了吗?”
“刚做了,看着没有脑梗,脑出血,但是脑水肿已经有了。”
“行,我先查查体。”
2.查过体,病人瞳孔已经有些大了,对光反射也很迟钝,我俩对视一下,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大致的判断和一丝无奈。
家属在旁边很焦急地说“以前没什么病,老头平时自己挺注意,没事就锻炼身体,昨天还一起出去给他买了双跑鞋,怎么说不好就不好了呢?”
看家属的衣着和谈吐,像是公务员,家庭经济条件应该不错。有时候病人的生活环境,经济条件也是诊断疾病的一些必要条件。
心中有了猜测,决定详细问一问发病的情况。
“病人平时自己生活,有没有经常干体力劳动?”
“没有啊,他是高级教师,退休金都花不完,也就平时练练太极拳,快步走。”
“今天有没有出去运动?”
“应该有,除了刮风下雨,他每天早晚都会出去运动,今天中午还抱怨和他一起运动的伙伴们太娇贵,天一热就不出来了,就他坚持。”
“嗯,每次大约运动多久,平时出汗多吗?”
“差不多2小时吧,出汗应该不少。他经常说,夏天开空调太费钱,还容易得空调病。嫌我们开空调,小孩动不动就感冒。”
“对,我爸成天说,出出汗就凉快了。”另一个家属补充道。
正在这时,良子把化验单拿过来,肌红蛋白和乳酸脱氢酶都升高了。看来,诊断没有什么大问题了。
3.“你们父亲得了热射病,就是老百姓说的中暑,但是最严重的一种。”
“他怎么会中暑呢?又没在太阳底下晒着。”
“对呀,中暑不是就头晕,凉快一下,喝点水不就过来了吗?”
看来,虽然是知识分子,但有些医学知识还是不够了解。
“中暑呀,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在大太阳底下干活,这种最容易发现,就是温度太高,伤到脑子了;另一种呢,虽然没有在太阳下暴晒,但是,因为环境温度高,湿度大,人体的热气不容易散出去,也容易中暑,尤其在劳动或者运动后,身体产热增加,体内的热气更加重。”
家属听了,也半信半疑地点头,问“那怎么办呢?能不能好?”
“如果发现了,马上给病人降温,开空调也好,凉毛巾擦身上也好,冰敷也好,或者给病人喝冰水都可以。但是,像你们父亲,已经昏迷,而且还有抽搐,可能中暑时间有些长,后面出现各种脏器衰竭的可能性很大……”
4.最后,还是凌晨将这个病人收到了病房。
但是后续,病人脑水肿逐渐加重,逐步上了呼吸机,做了肾脏透析,最终没有抢救过来,1周后离开了人世。
子女在治疗过程中,多次表示后悔,为什么没有强制父亲开空调,省下那几十块钱,一条命就没了。哪怕得了空调病,也好过这样中暑抢救不过来。
看惯了这类情况的我们,也只好适当劝慰,并表示,感冒有时候也很重,也会要人命,莫要伤心过度。
5.大部分老年人经历过物质匮乏的时期,会比较节俭。作为子女的我们多提醒他们关爱自己,不要在小事上过分节约。
省钱的方法有100种,但是千万不要在健康上节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