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辞说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凡思,皆我所想;凡想,皆我所念。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坐启而无事,著文以明理。

古文者何为?曰,先秦之辞也。辞者何为?曰,雅言也。

盖闻,古之人皆禽兽也,不通语言而善思。有神话曰,伏羲氏一画开天,知万物之概念也,故结绳而记事,乃造符;及仓颉有生,若年长,云游九州四海,上下以观大块。至于苍穹虫鸟、山川鱼兽,象物而达意,乃造字。

仿象物,则出文;礼乐出,则生字。

是以甲骨、金、篆、隶、草之继述,证衍繁会,已而千载也。秦以后始皇统一文字,行楷,应时而生,辞多而形式杂也。今时之人则鲜有了解,请言异。

文辞者,一分为二,一曰文,体也;又曰辞,语也。

体为何?如:诗、词、曲、赋、骈文、说文、奏文,议文、疏文、策文、表文、序、铭文、祭文、杂记、游记、传记……如是。

而欲闻言者,必知其时也,所求之物也,下笔之志也,前后之果也。盖牵一发而动,能知其思,此文之初。遂有后世者,加以添词、删词、缩词,掘其字性、句式、用意,穷而后工,发愤呼应,纂修纲要,故作者皆不一也。

语为何?如官话,白话。因方言多而中央设有官话,又曰雅言。白话则日常之用语也,小说、戏曲、话本亦是。

至于近现代,新文体生焉,即杂文言之白话者也。五四年间,革命之文风渐起,是以欲推广国民教育,繁荣文学市场,完善术语体系,发展政治、科技、专业之生产力进步,以此观之,白话功劳甚大。(这就是半言半白)


前言文辞,后言历史。便于理解。

阶段之有四,一曰上古期,即夏(前2070—1600,历471)、商(前1600—前1046,历554)、周(前1046—前256,历790)、秦(前221—前207,历14)及两汉时期(前202—220,历405);二曰中古期,即历史之南北朝(220—589)、隋(581—618)唐(618—907)、五代(907—960)十国(902—979)、两宋时期(960—1127)(1127—1279);三曰近代期,即历史之元(1271—1369)、明(1368—1644)、清(1636—1912)时期;四曰现代期,即五四运动(1919年5 月4日),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解放(1951年5月23日)。

然吾侪欲学古文,应以书法、诗词之为基础,构拟古音及象物,知其偏旁。至于音韵之训诂,观地域,闻曲唱词,则知其之一二矣。

音韵学分为三者:曰 “今音学,中古之范畴也,以宋之《广韵》、《切韵考》、《礼部韵略》、《五音集韵》为主。”曰“古音学,上古之范畴也,以《诗经》、《楚辞》、《毛诗古音考》、《音学五书》为主。”曰“北音学,近现代之范畴也。以《中原音韵》、《韵略易通》、《五方元音》为主。”

而后知等韵。唐起,佛学大兴,则以韵图为主。如五音、清浊、韵母、等呼、声调。因时也不同,地域、政策、风俗……各有出入,需层层剖析,故不细述。

概念如下:五音者,唇、齿、舌、喉、舌、牙也;清浊者,气流流动声带之发音也;韵母者,韵头、韵腹、韵尾也;等呼者,开口、合口,以介音区分也;声调者,调类、调值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更多吟诵专业资料请点这里﹤﹤﹤ 吟诵的规则初探 文/徐健顺 吟诵虽然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但是一直属于口头文化,兼之...
    吟诵之家阅读 359评论 0 0
  • 徐建顺《吟诵入门》(下) 8、模进对称。 平长仄短是吟诵的音长规则,依字行腔是吟诵的旋律生成规则,而“对称模进”是...
    暖阳_1332阅读 2,280评论 0 0
  • 第17章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雅:形声字,从隹,牙声。读作yǎ或yā,是现代汉语次常...
    冬晖阅读 888评论 0 0
  • 曾经看过美国20世纪天才女作家麦卡勒斯的小说《心是孤独的猎手》,这是她19岁开始构思22岁完成的长篇处女作。...
    阅写达人阅读 111评论 0 0
  • 中华诗词大学对联第二讲:音韵平仄 修订:一见如故 审核:岁月 同学们好!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的汉字是象形文字而且是用...
    影落凡尘阅读 34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