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易力生对句之二十六
对联一副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古出句)
傧者往门宾一人主二人(易力生原创对句)
注1:
据说,这个对联的故事出自明代文学家蒋焘。蒋焘小时候,爷爷看着蒋焘从台阶上跳下来,开口道:“三跳,跳下地。”小蒋焘张口就对上:“一飞,飞上天。”后来,蒋焘长大了一点,父亲的几位朋友来拜访,闲谈之间,朋友们想考验一下蒋焘的才学,整好赶上秋雨洒落在窗台上,于是张口道:“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蒋焘看到大家在吃瓜,于是对道:“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
注2:
据说,苏东坡有个门生,春寒时节独坐家中书房。这时,天正下着毛毛细雨,因见冷雨敲窗,便触景生情,吟成一上联“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但他沉思良久,苦无下联相对,便搁了下来。半年之后,他又想起此联,依然未能对上,只得向老师请教。当时正值暑天,苏东坡并不急于应对,只是默默地拿起刀,细细地切开一只大西瓜,然后请学生吃瓜解暑。书生见老师总不开口,便道:“请恩师赐对。”东坡笑指切开的西瓜,念道:“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据说,古时候有一个秀才在家里攻读诗书,他的妻子给他带回了一只西瓜,这时正巧外面下起了大雨,秀才就突然来了灵感,吟出上联“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这位秀才的妻子原也是一位才女,她一边切西瓜一边听丈夫出的上联,当他听罢上联,当即以切西瓜为题对出下联“切瓜分片,横七刀竖八刀”。
注3:
“冻”,是“东两点”。“ 洒”,是“西三点”。
“傧”,是“宾一人”。 “往”,是“主二人”。
“冻”与“东”,同音不同调。
“傧”与“宾”,同音又同调。
“宾”与“主”是反义词。
“东”与“西”是反义词。
“傧者”对“冻雨”是偏正结构的名词对偏正结构的名词。
“傧”,指接引客人,引申指接引宾客的人。
“冻”,指寒凉,亦指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结。
“者”对“雨”是代词对名词。
“往门”对“洒窗”是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
“往”,指到某地去。
“洒”,指使水或其他东西分散地落下,引申指"东西散落"。
“门”对“窗”是名词对名词。
“傧者往门”对“冻雨洒窗” 是主谓宾结构对主谓宾结构。
“宾一人”对“东两点”是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
“主二人”对“西三点” 是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
“宾一人主二人”对“东两点西三点”是两个相关的主谓结构对两个相关的主谓结构。
“宾……主”对“东……西”是反义词对反义词。
“人……人”对“点……点”是两个相同的量词对两个相同的量词。
“一……二”对“两……三” 是两个不同的数词对两个不同的数词,且四个数词均不同。
右铭
诗不在多,有读者则名。文不在长,有粉丝则灵。
左通右告
鄙文妙句惊人,敬请关注。鄙文为原创,欢迎分享,如有转载,须注明鄙文出处及鄙人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