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网上有一个热门话题是关于随礼的。新娘宴请了同事,结果同事们仅仅派了两名代表到场,而且,十八个人随礼1314,或者同事们寓意新人一生一世相守。因为随礼的平均数一人不到一百,新娘子觉得非常委屈,于是把此事发到了朋友圈,当然,她的信息对同事们是屏蔽的。但是此事在网上引起了热议,想来同事们不想知道都不成了。这事闹的,后续的事件估计比随礼本身更让人头疼。
新娘的委屈是,她平常参加同事的婚礼,随份子至少300元,少了都不好意思拿出手。说什么好呢?随礼这个事也是两厢情愿的事情。你若抹不下情面,当然要多给;别人认为意思意思就好,也没有什么不对,或者认为彼此的交情就值那么点呢?何况,文中也提到,同事之间的交往并不多,工作中磕磕绊绊也不少。何况现时的社会,私企占了半壁江山,和以往的国企不同,人员流动性大,或许刚刚认识,就要说再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情淡薄也无可厚非。所以我以为,人亲客往这样的事,在亲朋好友当中周转就好,至于同事,除非特别亲密的关系,还是不要邀请的好。否则,发帖者纠结,收帖者尴尬。这世上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必太较真。不是有句俗话叫做“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不久前,小A去参加了同学会。十几年没有见面的同学,相见时谈笑风生,彼此之间并没有因为相隔十几年的时光而生分,反而亲热得不得了,念书时的嫌隙都烟消云散。曾经与小A关系很僵的小B主动和小A搭话,热切地倾诉毕业后的种种际遇。小A被她的热情感动,觉得自己太小气了,于是也对小B推心置腹起来。散场后,班上大多数的人都添加了微信,微醺着挥手道别时,扬声嚷嚷着“微信联系啊”。 小A是个较真的人,对好友发的朋友圈都会去点赞,以示关注,对小B也不例外。不久小A就觉得郁闷了,她发现,小B的同一条信息,班上别的同学点赞、留言,小B都会第一时间回复、致谢,而对她的视若未见。一次又一次,小A便认为其实刻意为之了,情绪一下子跌入低谷。她提及的时候,语气中甚是郁闷、愤慨,久久不能释怀。其实这样的事,置之不理就好,既然没有礼尚往来,那么就放在一边。无论友情、爱情,天平两端的偏差太大,都不会久长。人情世故这东西,也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楚的。你若开心,便关注;若不开心,就不关注,与其自己与自己过不去,不如放开。于是小A选择了暂停对朋友圈的关注,也未觉有什么难过之处。
生活中的很多事,委实不必要太在意。学学弥勒佛,“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相信那个新娘子已找到了平衡心绪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