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较小的一个朝代,一直被北面的契丹侵扰。契丹崛起于五代初期,但比中原的这五个朝代都强大。
契丹的实力如此强大,以至于北面的俄罗斯人以为契丹就是中国,现代俄语的“中国”单词是китай,明显是契丹的音译。
后晋高祖石敬瑭就是契丹扶植的一个傀儡。这个比契丹首领年龄还大的皇帝,居然管对方叫“父皇帝”。石敬瑭的继承人不鸟契丹,结果后晋直接被契丹灭了。还被占了“燕云十六州”。
宋太宗时,皇帝曾不顾群臣反对征讨契丹,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结果却被痛击,自己身中两箭,靠偷来的驴车才逃回来。时隔七年,宋太宗乘着辽朝(契丹改名为辽)皇帝去世,想欺负孤儿寡母,发动大军北上,结果还是吃了败仗。宋军阵亡将士的尸体堆积成山,朝野为之痛哭。大宋精锐部队丧失殆尽,从此便断了收复失地的念头。
主战宰相
到了宋朝第三代皇帝宋真宗时,契丹人南下征讨宋朝。契丹军队来势汹汹,大破宋军防线,长驱直入,消息传来,朝野一片恐慌。
但大宋朝廷中还有一个人镇定自若,他就是来自山西太原的当朝宰相寇准,人称“寇老西”。
寇准建议真宗御驾亲征,旁边的人大惊失色,真宗也起身要走。寇准说:陛下留步。陛下如果走了,大宋就完了。
有两个官员秘奏宋真宗迁都避难。寇准当然知道这是谁的主意,却故意当着那两个人的面假装不知地大声说:出此昏招者可杀!如今天子神武,将帅协和。车驾亲征,强虏当自行遁逃。即便相持不下,也是我方以逸待劳。为什么要抛弃社稷宗庙,远走他乡?
真宗只好打消迁都念头,离开东京开封前往澶州前线。但是,才走了两步就不走了,因为他的随行人员吓破了胆。他们嚷嚷说:这是要把官家弄到哪里去?太危险了,我们回京师。
真宗也打起退堂鼓。他问寇准:南巡何如?
寇准说:这是乡巴佬婆婆妈妈的话。如今大敌当前危机四伏,陛下只可进尺,不可退寸。河北诸军日夜盼望陛下的銮驾,前进一步则士气高涨,后退半分则土崩瓦解。到时候敌军乘虚而入,请问陛下还去得了金陵吗?
这时,禁军统领高琼也站出来说话:去不了,士兵都会开小差。
真宗这才来到澶州,但仍然停留在离前线很远的地方观望。寇准说:陛下留在这里观望,只会让军心更乱。禁军统领高琼也说:陛下不去前线,百姓如丧考妣!
一个枢密院官员说:高琼不得无礼!高琼反唇相讥:大人靠着金榜题名出将入相,倒是知书达理,要不然写首诗让敌人退兵?然后一声怒吼:卫士,进御辇!
真宗只好上车,但走到浮桥又不动了。高琼一鞭抽到车夫身上:事到如今,还磨蹭什么!
真宗皇帝就这样来到前线,此时,契丹却阵脚大乱。两天前,他们的司令官萧挞凛刚刚中了宋军的伏弩当场阵亡,转眼间大宋皇帝又居然来到前线,何况从来不带辎重的契丹根本就打不了持久战,最佳选择只能是坐下来谈判。
檀渊之盟
契丹要谈判,宋真宗求之不得,他并不知道萧挞凛已死。因此对谈判代表曹利用说:契丹兴师动众而来,不是要地就是要钱。割地万万不可,给钱还行。
曹利用说:契丹如果得寸进尺,臣不敢活着回来。
真宗吩咐,万不得已,给他们一百万两也行。
曹利用接旨准备去谈判,寇准却在路上拦住他说:你虽有谕旨,但不可超过三十万,不然我也会杀了你。
曹利用去了之后,和萧太后讨价还价,最终以每年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成交。真宗大喜过望。如果曹利用真的答应下每年一百万的赔款,大宋估计用不了几年就被掏空了。
这个史称“檀渊之盟”的协议,给双方换来了一百二十年的和平。而如果不是寇准,恐怕北宋早就变“南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