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数字与情感交织的时代,互联网以其独有的方式,编织着年轻人的日常。表情包“我想……”是每一个年轻心灵中最纯粹的向往与憧憬,但当这份冲动遇上深思熟虑的“不,你不想……”,便是对自我认知的一次深刻洗礼,也是对责任与担当的重新定位。值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广大青年党员干部当铭记历史、怀揣未来,在这份“不,你不想”的警醒中,审视自我,明确方向,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与热爱。
将“忠诚于党”镌刻于“信仰之柱”,汇聚“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守之力。“我想随心所欲”,但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我们总被“不,你不想忘记来时路”的深情呼唤所引领。这不仅是互联网式的幽默表达,更是对我们坚守初心、忠诚于党的深刻启示。鉴往知来,自1949至2024,国家由贫弱迈向强盛,长安街见证复兴路。此巨变,根植于党的卓越领导,更源于每位党员对党忠诚、对国深情的赤子之心。爱国爱党,情感交融,传承不息、引路不止,唯有“红色精神”熠熠生辉则“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山河画卷尽数绘就。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踏上新征程,青年党员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从哪里出发,无论走到哪,都要牢记历史重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党的创新理论以及“四史”为精神养料,在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寻榜样的过程中把握正确导向,提高政治判断力。如此,方能在诱惑与挑战面前,如梅如竹般葆有“不,你不想偏离初心”的坚定,高风正气,飘摇仍自持。
将“忠贞于国”熔铸于“时代之火”中,凝聚“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的担当之魂。“我想安逸度日”,但在国家发展的快车道上,我们总被“不,你不想在时代的浪潮中沉默”的嘹亮号角所震醒。从大厦将倾力挽狂澜的赵尚志,到脱贫攻坚永志不悔的路生梅,再到科技创新勇攀高峰的张伟勇,一代党员有一代党员的使命担当,但他们以热血共振“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的激昂呐喊,穿越时光久久回荡。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一文中说“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先辈尚且笃信,今朝民族复兴曙光近,吾辈岂容退缩!洗尽铅华不忘本,我们要将这份炽热的爱国之情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担当有为之行。无论是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驻扎生态文明建设第一线,还是攻关科学研究最前沿,都要怀揣时不待我的紧迫,拿出“千斤重担我先挑”的干劲儿、“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儿,挺膺担当、开拓创新。记住,“不,我不想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将“忠心于民”深植于“责任之山”,激发“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奉献之志。“我想独善其身”,但回首风雨兼程75载,我们总被“不,你不想让人民期盼的眼神落空”的温柔呢喃所抚慰,褪去精致利己的戾气。从井冈山上的“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到长征路上的“半条被子”,从挖出大油田的人民“小铁锹”到拉开农村改革历史大幕的“红手印”......实践证明,党史是一部“民为贵”的历史,新中国史是一部“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无论身处何处、肩负何职,青年党员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的重要指示,始终“置顶人民”。但“为民服务”不能只挂嘴边,而是要多到基层一线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思路僵化的地方去,与群众同坐“板凳”、共话家常,听民声、察民情。更要夯实“民忧我解”“民困我纾”的决心,聚焦“衣食住行、教医业老”等民生重点领域,在办好一件件民生实事、一桩桩民生工程的实践中,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景”转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景”,以“我将无我”的赤子心诠释“不,我不想让人民失望”的铮铮誓言。
站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新起点,“不,我不想”是青年党员干部对平庸生活的拒绝,更是对自我超越的呼唤,我们不会选择安逸,更不会选择逃避。让我们以青春之名,许国以行,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共同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