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能力对口腔医生的职业成功很重要
口腔医学是具有明显外科操作性质的学科,大部分治疗活动都依赖手部精准的操作完成。普通人经过有效的专业训练能够胜任大部分口腔医学的治疗操作,但是手部操作技能的提升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在此,特定将手部操作技能定义为,在具备相同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一次手部操作的完成程度与完成质量。对于所有具有外科操作性质的医学专科而言,手部操作水平是理论知识水平之外另一个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就重要性而言,对一次医疗治疗行为,手部操作水平是不及理论知识水平的,而且随着设备与技术的改进,其重要性会进一步下降。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手部操作水平的影响可以忽略,尤其是在医生早期的职业生涯中,它的影响甚至高于理论知识水平。
现有的研究证据指出,入学时标准化手部操作测试的成绩与牙学院毕业时的综合学业成绩之间没有相关性。但是,手部操作技能的不足会严重打击口腔医学生的职业自信心,以至于这些医师将原本可以用于提升理论水平的时间与精力花费在了手部技能的训练上,医生获得同样的治疗技能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医生可能顺利通过资格考试,但是却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获得良好治疗效果所需的手部操作水平。好医生的供给不足,会在某种程度上推高全社会的医疗负担。
当前动手能力训练过于笼统,能力提升依赖时间和悟性
就口腔医学而言,当前对于动手能力的训练过于笼统,主要是通过在模型(包括离体牙和仿头模)上操作完成。操作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记住操作所需的理论知识,同时需要记住每步操作的细节,认知负担很重。学生操作结果不理想,很难说是因为理论知识不够,还是手部操作技能不足。当然,经过足够长时间和足够多次数的训练之后,最终的操作结果会得到有效提升,但这个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极大。这种训练方式犹如黑箱训练,教师只能把控信息的输入(明确任务标准)和输出(整体结果评价),却无法对其中具体的操作细节给予恰当反馈。
就笔者的教学经验而言,一些学生对于同一个操作错误可能要经历数周或数月才能有效识别,由于操作训练过程缺乏细化评价标准,教师很难给予及时的反馈评价,学生只有依靠自己的悟性才能查出错误,而这个过程需要大量时间。
使用标准化测试评价动手能力的优势
如何有效分解动手能力训练中的各个要素,是有效提升动手能力的前提。由此,我们考虑使用标准化手部操作测试,来评价传统训练方式对动手能力的影响。通过分解要素进行具体评价,我们希望能设计更好的治疗方式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初期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传统的牙体解剖教学方式下,学生手部操作的稳定性确实有较大提升,但是空间感知、手眼协调能力都有待提升。由此,我们考虑在传统教学方式之外,增设相关的训练,以整体提升操作能力。目前这部分训练内容仍在设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