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在下午看完了本书的第一记~我和我的母亲,已经很久无法专注的阅读一本书了,(纸质书)碎片化的时间,手机的诱惑等等,但今天我丝毫不受周围嘈杂环境的影响,安静的读完了第一记,本来想继续读第二记,但是我担心我此刻的感受会像过去读过无数本书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于是,决定把感受最深的几个部分记录下来。
一:成长过程,父亲在很远的外地工作,母亲在农村独自抚养两个孩子,种地,养猪,那个贫苦的年代,母亲吃苦耐劳,生活再苦再累依然对孩子有着满满的爱与信任,有一个例子,给孩子取名一般人取名都是“乙丙丁”,但母亲给作者取名“甲”,因为他相信孩子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虽然自己穷的解不开锅,但村里乡亲们来寻求帮助,母亲总是倾其所能,母亲的这种悲悯之心,深深的影响了作者对人生的态度,作者在书中说“我愿意带着母亲赋予我的这份初心,在公益路上走到人生的最后”
二:母亲去世 作者工作后,母亲身体状况慢慢就不好了,每次打电话问候母亲,母亲总是用轻松愉悦的状态说还好还好,母亲的笑容总让人觉得她要离开的时间还很远,但最后的时刻来的令人猝不及防,作者给母亲洗头,就像母亲小时候帮他洗头一样,帮母亲换衣服,就像小时候母亲给他穿衣服一样,作者以无比心酸沉痛的心情送别母亲,令读者动容。
三:母亲离世多年,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并未随时间的流逝而减轻,他的痛苦在于母亲含辛茹苦把他养大,还没来得及报答,刚刚有了能力,却永远失去了报答的机会。作者写到:“每一次提拔,每一次荣誉,都会让我难过,因为我再也不能和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分享喜悦了”读到这里,我无语哽咽,原来生命中需要有这么一个人,你的痛苦,你的喜悦她都与你同在!直到作者参加《我是演说家》节目组,以“我的母亲”为主题,讲述母亲的一生对自己的影响,作者忘记了这是演讲,只是尽情的释放对母亲的思念,讲到最后,作者泪流满面,情难自禁,这次演讲,作者多年的痛苦终能释怀,是的,母亲并没有离去,她的柔软,她的善良引导着作者最终走上了公益之路,像母亲一样以悲悯之心对待弱者!作者写到“我记住母亲就是要像母亲一样活着,让她的爱在世间延续”,这一次的感悟,作者终于和自己达成了一种允许,就是和天堂里的母亲心灵互通,终于觉得可以放手,允许母亲离开。
母亲无私的爱,天生柔软的心灵给了作者前行的勇气,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挫折,想到母亲,就感觉充满了力量,爱是灵魂,得到爱,学会爱,付出爱,爱终究是治愈一切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