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说到网购,不是淘宝就是京东,现在,还要加上个拼多多。
其实之前我对拼多多的印象,无外乎3点:
1)特别烦人;2)产品质量差;3)价格很便宜。
所以我一向“守身如玉”地遵守三不精神:不装、不玩、不看。
万万没想到,不是我想不玩就能不玩的。当朋友和家人围着我,“逼”我帮忙助力时,哭的心都有了。
1.他们都疯了?
十多年不见的同学,突然之间对我说“哈啰”,前一秒还欣喜,后一秒钟就跟了一句:“麻烦帮我助个力”。
同事上班低头不见人,我以为他在玩王者荣耀,这干嘛呢?凑上去一看,他正在微信批量勾选转发——拼多多助力。
我感到一阵头晕。
突然发现,这家公司的模式不简单。
他的传播能力像极了“新冠”,甚至可以说,他就是在模仿病毒传播的特性。
2.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你们知道病毒是如何传播的吗?
首先,上帝创造了几个病毒,然后这些病毒先物色了一具美丽的躯壳,住了下来。
第一例病原体(毒老祖)就此诞生了。
病毒有了家,日子过得也不错,饱暖思淫欲,精虫就上脑。
他们商量了下,决定要发展自己的部落,增加更多的毒子毒孙。
有一天,病原体来到个人多的地方,病毒就分头行动,这一过程轻松愉快。
这群寄生到新躯壳上的病毒们,开始疯狂生育,打桩机震耳欲聋。
等这些躯壳又傻乎乎的东奔西跑时,毒子毒孙再如法炮制的继续扩散,一发不可收拾。
你说能不能停止这一些的发生?
可以啊,除非能做到所有病毒携带者都关在小黑屋不出门,否则,呵呵。
这还不算,病毒还有一套更新法则,淘汰掉身体素质差的,并定期接收高等教育....
病毒的传播,极具组织性和破坏性,个个都是天生的军事家。
3.“病毒”+“营销”= ?
一般人看到病毒时,捂着鼻子就跑。
但就有个别极度聪明的人,对其如痴如醉。
他们把病毒和营销结合起来,让消费者成为其营销的利剑,与此同时,企业也在后面跟着发力。
企业营销发力,是“快”;消费者自传播,是“深”。
“快”而不“深”,犹如石沉大海,虽能激起一层浪,但很快就结束了。
“深”而不“快”,速度慢了,当今商业竞争如此激烈,等不起也伤不起。
问题来了,怎么才能让他们自发性的去做这事?
其实很简单,只要在传播后给他们一定的报酬,这样,就会义无反顾,最好是还是能轻易办到的。
《教父》有一句话很经典:“我会给他一个不能拒绝的理由”。对消费者而言,一个难以抗拒的奖励,杀伤力惊人。
还有个问题,怎么才能让被传播的人开心呢?
这个更简单了,只要商品足够便宜啊。
拼多多之所以容易上瘾,还在于购物时能玩起来,玩的时候赚起来,赚的时候还能让身边的人也参与进来一起互动。
娱乐、消费、社交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生态,这个生态不断自我裂变。
4.商业模式的启示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要让内容像病毒一样地扩散,不是想做就能做到的。
有什么好办法吗?
首先要让你的目标客群觉得,分享给自己的社群网络、亲朋好友是有价值的。
有了价值,他们才会自动成为内容的传播者,主动传递讯息。
更高招的是,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就是想分享、就是想玩,纯粹就是娱乐!
利用人性的特点,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上,就能轻松为产品或服务进行传播。
关键词是“浏览”与“分享”,你要想明白,为什么用户要看你的东西?为什么用户要分享你的东西?
为什么要“浏览”?因为人觉得孤独。如果你不孤独,你肯定去海边Happy了,还会做电脑前、手机前阅读?
为什么要“分享”?因为需要别人的认同。如果你很独立,我相信,你连朋友圈都不会发,还会玩社交吗?
搞清楚了上面两点,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甚至能在上面做出更多新的商业模式。
看完这些,你有好主意了吗?
最后的话
现代商业越来越复杂,模式变化层出不穷。
公司想要做出畅销产品,首先就要看透消费者心理,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
如果既能为消费者解决问题,还能让消费者爽起来,更能为消费者挣了面子。
这样的产品,又有谁能抗拒的了呢?
— END —
投资的本质,是认知的变现,
洞察商业趋势,把握时代命运,
您的未来,必然繁花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