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做技术,有道自然门槛,35岁后就很难再通过投简历的方式找工作了。
自己团队内,一直在招聘,有几个要求几年工作年限的岗位,挂了快半年了,一直没有招到合适人。
在筛选简历时,会遇到许多年龄35+的简历,让自己挺有感慨的!
这些简历都是很丰富的,有的有创业经历,有的有海外工作经验,有的在大厂做个重点项目,单看简历都是很优秀,但就是和岗位匹配度不高。
见过一个夸张的,有阿里的WEB端的架构经验,年龄也35+,来投我们这的游戏资深岗位,HR把简历给我看,心里只能是暗暗叹息,人才要是寻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有再丰富的经历也是难于驾驭生活开的玩笑,谁知道这哥们是遇到什么事了,只能通过广撒简历来找到一份工作。
另外,还有不少有过创业经验,其中一个让我影响深刻,哈工大毕业,在小厂做个几年,自己出来单干了,前前后后做的几个项目,都没有成,就来面试找工作了,在面到技术问题时,针对几个细节问题他都回答不上来,气氛一度凝重,知道面试不理想肯定不会被录取的他,当场掉下了眼泪,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不甘心,这些问题要是换在几年前,都是他天天琢磨的问题,明明曾经知道现在却答不上来,不由得悲从中来。
对于职场来说,35+真的是一个人生的分水岭,过了东坡就能一路欢歌奔向海洋,要是流向了西坡只能在山洼里慢慢干涸。
每个职业圈,都有自己的不成文的规则,游戏圈也不例外,例如圈内游戏开发就有个明显的鄙视链。
用Unreal的鄙视用Unity3d的,做Unity3d瞧不上做cocos2d;做端游的鄙视做手游的,做手游的鄙视搞页游的,做页游的鄙视做棋牌的。
这个鄙视链也会同样影响到招聘环节,在筛选简历时,如果是碰到工作经历的是一直做棋牌的,这简历在我们这是肯定过不了。
由于做了9年多的主程,面试了许许多多的人,各式各样的人都见过,其中有许多是自己印象特别深刻的,特别让自己有感触的,要是有机会再挑机会写出来,或许对大家也会有点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