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今天跟对方有三个根本的分歧。
第一是成功路径不同。
我方承认,聚焦没有问题。
如果一个年轻人,在年轻的时代完全知道一生要什么。一生走下去,从不后悔,没问题,挺幸福的。
可是现实是,这个决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应该在青年时代做。
这个时候你的大脑没有发育完全,你的人生还在不停的变动,你的智识还有限。而这个世界在飞快地变化,很有可能你想要聚焦的东西,有一天是你不适应,不喜欢,或者被时代淘汰的东西。
这个时候您方跳到第二点,告诉我说,没关系,我只要坚定自己的内心,我就没有问题了吗?
这是我们双方的第二点分歧-幸福观的不同。
您方的幸福观是一种妥协的幸福观,我方的幸福观是进取的幸福观,您方的意思是不管我的人生发浑成怎样,社会如何对待我,不用在乎,我妥协,我看开,我豁达就可以幸福。
对方辩友,那些历史上真正收获了豁达心态的人。
杨慎:是非成败转头空;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时候。
他们是在什么时候收获这种豁达?是遍历人世的沧桑,经历了繁华,经过了奋斗,见识了人世中更深刻的道理,他可以领悟到繁华。
就算我退一步,俗一点讲,我多读一点书,多看一点世界,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思考方式丰富一点,通过这种做加法的方法,您才能收获真的豁达。
最后我们双方最根本的分歧是对这个时代理解不同。
您告诉我说这个时代纷繁复杂,已经把太多选择推到年轻人的面前,所以我选择加就是在随大流。
不是,您方,我们仔细想一想。
这个时代给我们多的选择,不过是您方说的商品营销课,成功学。
可是人生加减法上,那些人生重大关头的选择,是什么?
这个社会正在逼我们做加法吗?不是。
我到了这个年纪,就应该结婚生子,成家立业。在人生重大关头的选择上,这个社会是要求青年人割舍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割舍那些错误的观念,回归一套社会范式,一套人生范式,是要求你做减法的。
这个时候,真正追随自己内心,是应该不顾这套范式的束缚,冲破束缚,去追寻自己心中所爱,活出一个真正多元的世界。
更重要的是,我们今天不是在替一个年轻人的幸福说话,是一代青年人。
青年人拓宽自己人生边界的可能,是在拓宽这个世界价值判断的可能。既然这个世界号称它是多元而包容的,我们就应该去试,去让他实现自己的诺言。
既然这个世界多元而包容,既然这个社会告诉我们,人不轻狂枉少年!就没有人应该天然都觉得轻狂是一个贬义词。
对方辩友一直在劝我们,人生选到自己最幸福的东西,才是快乐的。
对方辩友,各位,我们都是年轻人。
在我们人生的这个阶段,有什么东西是唯一珍贵的。
什么叫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什么叫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那个唯一带不走的东西,不就是青春本身吗?
这一份机会,你不珍惜?
这一份可能,你不珍惜?
您跟我谈的是什么?
是那份安顿了的幸福,是那一份成熟了的幸福。
可是,这不是年轻人的幸福,因为年轻人不是在替你一个人谋幸福,不是你一个人看开了就可以。
他需要为这个世界拓宽边界,是让所有的人都有机会把道路越走越宽。
是趁着年轻,我偏要勉强!
---整理自詹青云 2018华语辩坛世界杯决赛结辩部分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