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因魔丸的身份备受侮辱和偏见成为众人惊惧的魔童,一度堕入魔道
敖丙因灵珠的身份不得不回应龙族带着关爱的自私期许,差点伏尸百万
两者都因外界的评价扭曲了自身的意志,无意识中成为了“你天生是什么人,就该表现的怎么样”这种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训下的牺牲品
他人审视的目光如一道无形的枷锁,我们自身被暴露在这种目光下,受其窥视和评价,并以此作为自我存在的依据, 目光带来的威慑力以及恐惧感,是真正的刑具和刽子手
正如电影里的申公豹所说,人们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搬动
萨特曾说:他人即地狱
他人的目光影响我们的自由意志,左右我们的选择,这令我们痛苦,尤其是在他人的影响之下做出违背心意的选择的时候。我们通过将别人视为“非我”、“他者”,“我”和“他们”的区别,界定什么是“自我”的范围。如果没有他人,就不会有我,但是我因他人的看法而存有丧失判断和自由选择能力的危机时,地狱就降临了
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为了逃避被他人所干涉的痛苦,把自我的范围无限缩小,直到麻木,既沉沦于痛苦,也感受不到痛苦
而人生来就受着永恒的孤独,也就伴随着永恒的偏见和误解
魔丸在偏见中成长,被魔童等于恶的无理观念包围着,他的父母虽然爱他,但也用结界不断得强化他对于恶的自我认知,最终哪吒顺应所有人的期待,成为大家嫌恶的恶童
但是在电影的最后,哪吒意识到了父母对于自己完全的爱和接纳,瓦解了一直以来对父母的成见和心底萦绕的怨气
纵然难以理解和体会对方的处境,但依旧愿意爱和接纳对方,这就是感情的曼妙之处
相比起哪吒,敖丙所面对的枷锁,更加深而有力,因为他需要打破别人的看法不仅有坏的,也有好的。他的师父倾心传授他技艺,他的父亲、族人剥下最硬的龙鳞为他制甲,他的生命由龙族花费千年心血浇灌而成,而敖丙的纯良天性使他知恩必报,但父亲的不择手段又违背了敖丙的天性,由此而生的种种矛盾扭曲了敖丙的自我意志,使他痛苦不堪。
两个被“他者”绑架的人相遇之时,就必然会达成共情,相互成全和印证
哪吒选择拯救了陈塘关的百姓,也是拯救了沉溺于过去的自己,全然的接受自己的命运,然后抉择自己的命运
敖丙选择放弃了龙族的千年基业,帮助他唯一的朋友承受天雷,哪怕肉身毁灭,同时也是帮助曾经那个只知听从师长安排没有自我的敖丙唤醒了心底的自己
无论再亲密的人,也无法如拼图一般完美的契合到一起,没有一个人可以全然的体会到另一个人的处境,哪怕是互补的灵珠和魔丸,也无法理解对方的杀伐和献身。
哪吒和敖丙一起对抗天雷,即使无法理解对方,但他们也愿意理解这种不理解,即使曾经有过争执和对抗,依旧愿意勇敢的走在一起。
这里引用知乎某位答主的话:
明知“他者世界”的客观存在,明知“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但却仍然不放弃对另一个人施以“我愿意理解你”的爱意,用“他人”的身份打破“他人即地狱”的概念,这是人类面对挥之不去的孤独梦魇,所表现出的最后的英雄主义。
一如在电影的最后,两人都放弃了彼此间的对立和偏见的包袱:
“你傻不傻?”
“不傻谁和你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