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烈日炎炎,室内凉风习习。
宽大的电子屏上赫然写着“做一个心里有光的教师”,主席台话筒前,坐着通州教体局办公室的杨晓华主任。他正热情洋溢地做着报告。
时而抬头环视,目光一片慈和;时而单手比划,动作敏捷洒脱;时而腮帮鼓起,皓齿翕和;时而双眉紧蹙,神凝气定:他完全彳亍在新教育实验的那片光里。
台下矫首凝视,一片静然。人人都陶醉在生动的故事里,个个都驰骋在新教育展现的那片光中。目光与目光交汇,心与心交融,思想与思想碰撞,灵魂与灵魂互拷。
记得第一场讲座中,郝贵良校长作《阅读,垫高了成长的阶梯》讲座时,就极力赞赏杨晓华,赞赏他读书快,读书多,记得住,又能说。当时我听了心里好生羡慕,想一睹其尊容。会前我坐在座位上,我听着三位同事精彩的发言,但心里却想像着杨晓华是一位怎样大侠,竟有如此上乘的功夫?是彪形大汉还是白面书生?是学贯古今的饱学之士还是敏捷利索的精干之人?
现在细细打量眼前这位大侠,中等个头,平头碎发阔耳,方脸浓眉皓齿,前庭饱满,目光炯炯,上身条形短衫,裹着健硕的身躯。一看就是精干利索之人,睿智儒雅之士。
他带着我们从对“有光”的教育之路的探寻到“质感”的教育生活的打造,再到“福流”的内心状态的保持,引领着我们在那片光里行走,一句句话里有光,一次次凝视里有光,一份份情里有光,这份新教育讲座给足我们每一位文山人教育路上行走的光亮。
他指明里一条道,召唤着文山人向着教育幸福的光亮前行;他舞动了一池的水,抖起文山人追求教育幸福光亮的涟漪;他做一道精神大餐,滋养文山人向着教育幸福的光亮生长;他搭一架向上的梯,引领教师向着教育幸福的光亮攀登。
生活中,我们能够看到有些人懵懵懂懂,误打误撞地进了教育,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他们心里是没光的,因而,他们是感受不到教育的幸福;我们也能看到有些人,唯分数为上,遵循逐利的原则,力求实用,通过加班加点来提高分数,他们苦,学生苦,我想,他们教育的幸福不会太高;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人,把教育当着自己最喜欢的事业,享受着教育带给自己的挑战和美好,相信教育向善,相信教育可以通过自身的改善从而改善社会、改善世界,他们内心是有光亮的,他们的生活是幸福的。对照这三类,我们是哪一类呢?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是新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新教育的价值所在。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的邵德斌用四句话完美诠释教师教育的幸福:“纯净的灵魂,平和的心态,善良的人格,沸腾的生活”。教师的幸福,不是过去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牺牲奉献的幸福,那是对教育幸福的误解;教师教育的幸福,是将有意义的事情做的有意思,是造就学生成就自己的双赢的幸福,就是心里有光。
杨晓华主任在谈及什么人最幸福的时候,引用了作家毕淑敏的一段话:
“有人问毕淑敏,什么人是幸福的?
毕淑敏说,我来告诉你,有5种人是最幸福的。
第一种是抱着婴儿,看着他甜甜地睡去的母亲;第二种在手术台前,缝好最后一针,拯救了一个人的生命,打开手术室的大门,迎接黎明曙光的医生;第三种完成了自己一件伟大的作品,后退一步,掸掸身上的尘土,看着他的那个作品的工匠;第四种写完了一部自己呕心沥血的作品,画上了最后一个句号,站起来伸伸懒腰的作家;第五种在沙滩上专心致志地修筑他的沙滩城堡,看到一个风浪过后看到他的城堡化为乌有,但仍然潜心修筑他的城堡的男孩。”
听听他对这个语段的分析,很值得我们深思:“分析这五种人幸福的核心,不难发现两个关键词,一是爱,而是创造。”“无论亲情之爱,还是博爱,它会涌动你的情愫,激发人的生命力的激素;而创造过程中,你不断修改,是自己走向完美。而我们教师也可以向这两个关键词靠近,只要有爱和创造,那你就是幸福的。”
这样的分析中肯而又实际,自然而然地就叩开了我们的心扉,走进了我们的内心。
听着杨晓华主任激情洋溢的讲座,感受着他带给我们的光亮,我想,他的心里应是光亮光亮的,因为,只有心里有光亮的人,才能感受到现实的光亮;给别人的生命带来光亮的人,自己也会享有光亮。听着听着,我的心里又不停地波动、翻滚和沸腾着。
窗外一片灼热,室内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