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 州 牛 肉 面
我们到了兰州,大家肯定都会想到痛痛快快地,酣畅淋漓地去吃上一碗闻名遐迩的,脍炙人口的牛肉面。据当地导游的介绍,就在酒店的附近,有一家指数很高的,口碑也不错的,很是正宗的白建强牛肉店。去的时候正是饭点,长长的队中,当然也有我们来旅行的人。该店不大,也只有一间门面,装饰简单,设施陈旧,服务人员却是很多。付好了钱,大家都慢慢地从店的里面自行地端出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香气飘逸的,色彩丰富的牛肉面。说实在的,从南方人的口味和眼光来判断,这一碗碗牛肉面做得是不够精致的,甚至是不够卫生的。大概就是这一碗碗不够精致的,不够卫生的面,使得大家不是蹲着吃,就是站在着吃,吃出了兰州人的原汁原味的,口口相传的味道;吃出了兰州人的赞不绝口的,幸福舒适的味道;吃出了兰州人的粗犷朴实的,情感纠葛的味道;吃出了兰州人的神奇味蕾的,古老文明的味道;也更是吃出了兰州人的博大精深的,刻在基因里的味道。无怪乎这是一家普普通通的看起来没有多大特色的,也没有多大水准的牛肉面店,就是门庭市若,人流不息,也许大家就是好这么一口牛肉面的味道。
有人说,最正宗的牛肉面必须要在兰州吃,要在小面馆里吃,要站在或是蹲在街头上吃。它们的味道是独一无二的,它们的味道是难以释怀的。也许,我们不在乎拉出的面是宽,是粗,是细,还是毛细;我们也不在乎面的汤色是红汤还是白汤,我们在乎的是,面的劲道,汤的可口,肉的鲜美。望着一碗碗被大西北黄土地上的人所孕育出的牛肉面,让我们吃出了他们的历史,吃出了他们的内涵,吃得让我们难以忘怀,也吃得让我们过足了过瘾。
我们很多的人对兰州都有这样的一个印象,兰州人的一天是从一碗牛肉面开始的。更有人戏称兰州是一座被面条所穿过的城市,是一座被味觉所穿过的胃和灵魂的城市,是一座被手艺人所传承的特色小吃的城市,也是一座被豪放粗犷所不会安静的一道风景线的城市。
去过甘肃的人都知道,甘肃地处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之处,是横贯河西走廊,是从东到西跨度达1530公里,从南到北跨度达1655公里的,也就是从我们上海坐飞机到兰州的直线距离。 兰州作为一座有着历史悠久的移民城市,以及被黄河一分为二的,有着独特地理环境的,拥有众多少数民族的,造就了他们质朴包容的,不失细致朴实的,地域多彩多样的,个性特色鲜明的一座跨越10个纬度的悠闲性的城市。
曾经有这样一个调侃人的笑话说;北京人看全国都是基层的人,上海人看全国都是乡下的人,广东人看全国都是穷困的人,只有兰州人看全国没有偏见,一视同仁,以礼相待。毕竟在这个西北重要交通枢纽中,生活着38个少数民族,生活着大量的流动人口,不管你是从哪里来的,都不要担心自己在这个城市会受到排斥甚至是嘲讽打击。这就是兰州人的生活态度,这也就是兰州人的生活智慧。
记得作家林清玄曾说过;食物原是如此,人总是选着自己的喜好,这种喜好往往与自己的性格和本质十分接近,所以从一个人的食物喜好就可以看出他的人格来了。作为一座甘肃的省会城市兰州,地处大西北,黄河母亲河穿城而过,又具有盆地特征的城市,给人最初印象一定是一个黄沙满天,骆驼成群,炎热干燥的地方。当你真正地接触到了这座城市,你才会发现,这是一座人潮涌动的,摩肩接踵的,时尚心仪的,热情好客的,十分接近美食的,人间烟火味道非常浓郁的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也无怪乎有人注意到,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正宁路美食街上,灯火通明,烟雾缭绕,人头攒动,络绎不绝。
老马家的鸡蛋牛奶醪糟,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老马是谁?是一位上过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的赫赫有名的名声再外的留着大胡子的少数民族的老人。他用牛奶,鸡蛋,醪糟放在一起煮制而成的一种醪糟食品,再在它的上面,放入葡萄干,枸杞,花生,胡桃,白糖等,其黄白相间的,软硬相隔的奶和米酒散发着香气的一杯杯就端到了他人的手里。可惜我们每一次去,都与令人陶醉的,实乃罕世佳肴的美食佳品擦肩而过,为什么呢?是因为排队的人太多太多。
手抓羊肉,是我国大西北的蒙,藏,回,维吾尔等民族所喜爱的一种老少皆宜的,有着近千年历史传统的食物。之所以叫手抓羊肉,是因为其肉味鲜美,不腻不膻味,色香俱全,使得人们看着就忍不住去用手抓着吃而由此得名。当然了,也有一些美食小吃,尽管我也叫不上它的名字,其实也不要紧,要紧的是,能吃在嘴里,知道是什么独特的地方风味才是最重要的。
兰州人的一天是从一碗牛肉面开始,尽管我也尝试着吃过许许多多的各个地方特色的面,就是这么一碗兰州的牛肉面是我吃过的最难以忘怀的,也最难以释怀的一碗面。我喜欢兰州的牛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