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人到中年,青春远去,内心中的家乡,永远是一个隐隐约约的,有如天边的云朵一样的梦中的影像。心怀故里,重拾旧梦,《大地的根须》这本书里,主要描绘着这样一个记忆中美好的家乡。
《大地的根须》是一本2022年12月出版的散文集,作者周齐林,这本书获得了东莞市青年文艺人才培育与推广项目的扶持。东莞是周老师生活、工作的地方,他置身其中,书写着时代的变革。作为80年代中期生人,周老师也时常把他的目光投向他的故乡,江西吉安永新。所以周老师的文字,成为了乡村和城市联系的桥梁。另外,在《一只寻找树的鸟》这一篇散文中,周老师还写到了出国打工的乡亲们的遭遇,把他的视野扩展到了国外。
“人不是孤独的个体,所有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周老师的文字,书写了他的亲朋好友的喜怒哀乐及周围人命运的幽微曲折,并在写作中灌注了对时代和人生的思考。
比如在《一只寻找树的鸟》中,周老师关注到了把孩子们送出国的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文中,这些老年人年轻的时候,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树,倾家荡产送自己的孩子去国外留学,努力给栖息在树上的孩子遮风挡雨。他们的孩子出国后,在异国接受了深造,性格和生活方式也慢慢变得独立和自私。
他们的孩子们完成学业后,很多定居在了异国他乡,因为工作和生活,很少回国探亲,曾经其乐融融的家庭,因为长期的分离,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情感撕裂,他们人到老年,养老问题愈发严峻。
每到过年过节,看到别人家热热闹闹,这些老年人,只能靠着多年前的记忆、照片或者视频来感受亲情的温暖。他们特别后悔,年轻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自己也有年老的这一天,曾经为孩子的未来着想的选择,把自己置于这么孤单凄凉的境地。
人到暮年,这些老年人,不再是年轻时的样子,他们变成了一只只孤独的鸟,如果想要栖息到他们的儿女的树上,需要疲惫地飞行万里才能到达,很多人已承受不了这其中的疲累。即使真的到达了,和儿女多年不见,曾经的熟悉,已经变得陌生,又很难做到融洽地相处。
在周老师的写作中,我们不只能看到当下生活的丰富细节,也能看到他尝试在整体上理解当代世界的努力。周老师的作品,文字承载的思想容量较强,而且同时呈现了散文的高度的文学性。
周老师的散文,往往有鲜明的结构。比如《与豆为伴》这一篇散文,通篇以大豆为意象贯穿全文。所谓意象,就是在主观意识中,被选择而有秩序地组织起来的客观现象。在写作中,不只要观物,还要取象。需要反复思索研究比较,才能探寻出意象的精髓,向内心转化,才能打动读者的内心。
周老师描写的大豆,在阅读过程中,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豆荚通过爆裂弹射的方式来把自己的子女送到远方。我和周老师一样,都属于生在农村,城乡生活在城市的“农二代”。所以我很能理解他文中描写的,父母亲如山顶爆裂的豆荚般,终其一生都在用他们的力量帮助我们走得更远。
豆子是坚硬的,做成豆花后却又柔软无比。一如我们面对生活,既要坚毅冷峻,不能随便被生活打倒;又要常怀感恩慈悲之心,才能以积极的心态拥抱生活。大豆的意象,是这篇文章的主线,对大豆的充分认识和详细介绍,又让这篇文章自由而灵活。
周老师最开始写的比较多的是小说,他这本书中的很多篇散文,带有鲜明的叙事色彩,隐约可以看到小说笔法在散文中的运用。刘熙载谓:“叙事有寓理,有寓情,有寓气,有寓识。”通俗地说,我们在叙述一件事情时,在事情的背后要有所寄托,要与我们的志向、思想、情感发生内在的联系。在《忧伤的土地》这篇散文中,周老师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五额娘和二爷爷的一生。
五额娘在村子里种了几十年的稻谷,还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年老后因为腰痛,晕倒在地里,从那以后不能再干重活。没种田后,五额娘空闲下来,整天无事可做,仿佛被抛在了时间的荒野里。疾病给五额娘的一生画上了休止符,她的遭遇是先辈农耕生活的一个缩影。
周老师的二爷爷,曾经是一个弱不禁风的书生,初中毕业后在烈日下割稻子,热得他晕倒在地。他发誓一定要好好读书,发狠地学习,考取了省城的医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医生,拿到了城镇户口。
文中的二爷爷,年轻时迫不及待地想离开村庄远离土地,年老以后,他还是渴望叶落归根,故乡成了他魂牵梦萦的地方。周老师作为农二代的一员,离开乡村来到城市生活,人至中年,也慢慢理解了他的二爷爷对乡村的逃离和最终的回归。
我读这本书,发现南方农村的房子,盖得比北方的气派。书中记录,在20年前,周老师的故乡就开始盖起了一座座的二、三层小楼,20年后的今天,大都是四、五层小楼了。我和我对象的老家,都是在北方的农村,现在村里基本还是平房,盖楼的村民凤毛麟角。不过与之相反的是,北方农村里,居住的人还是比较多,南方农村里的小楼,倒是大多数都空置了。
在周老师成长的近40年里,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由太多值得讲述和记录的东西。大批的学生考上大学到城市生活,大批的农民工出外务工,农村常常只有老人和留守儿童居住,乡村生活处于剧变之中。书中不只以文学手法呈现了城乡变迁,还表达了对这些变革现象的深刻认识和关切。
在鲁迅文学院副院长王彬老师的《散文课》一书中,讲到文学创作要有才、学、识,三者缺一不可。才指写作的天赋,学指后天的学习,识指见识、判断力,对善恶的判断、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在我看来,周老师的作品兼具“才、学、识”三点,似一束温暖的光,照进了城乡变迁中的生活,以文学的方式书写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