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了解了思维导图是个很有意思的工具。
它有效结合左右脑,并且带给我们不同的视角,既有趣,又有用。
本主题一共有三部分的内容:
一.为什么学
二.怎么用
三.怎么做
今天,我们进入到第二部分:
怎么用思维导图?
首先我们来看工作,分三个方面:
分析
邮件
做资料
分析
假设自己是个项目管理:
我们知道,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项目管理,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比如:
时间管理,沟通能力,知识管理,任务分解,进程控制,风险控制等。
通过导图梳理,可以对比已经具备的,和需要学习的能力。
这样,我们就可以围绕着项目管理这个中心主题,伸出一级分支。
它们就好像钩子一样,四面八方的伸展,有目的地勾取我们需要的知识,并融入到我们的知识体系当中来。
比如说,我欠缺时间管理方面的知识,那我就可以参考下GTD,番茄工作法,重要紧急四象限等,从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式,并践行之。
再比如我沟通能力不够怎么办,那么从沟通四要素的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入手。
缺啥补啥,不知道的知识,知道了就好了嘛。
各部门根据自己的职能需求,可以用导图梳理。
那么大家可不可以在一起协同作战呢?头脑风暴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皮克斯动画工厂,当年买了一个废弃工厂拟建办公中心.老板乔布斯就想着怎么设计能提高工作效率呢?
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巨大的中庭,所有的会议室,餐厅,厕所都集中在那里。
刚开始的时候,员工怨声载道,但很快就觉出了好处。
这样一来,不同部门,不同职位,不同背景员工有了经常交流的机会,从而引发了相当多的灵感和新思路。
皮克斯工厂能保持持久的创新,这个“混乱中庭”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头脑风暴和混乱中庭有异曲同工之妙,各部门人员坐在一起,关掉脑中评价的开关,引入随机和混乱****。
说不定就会碰撞出灵感,出现绝妙的主意。
可选工具:一块大白板(或墙),笔,便利贴
邮件
据统计,白领一般平均每天发邮件43封,收140封。
邮件的工作量非常大,提高这方面的效率可以为我们节约很多时间。
这里我们采用思维导图的思维,即写邮件的时候,把内容按结构去分,比如黄金圈三法则的WHY,HOW,WHAT,或者SWOT(优势,劣势,机遇,威胁),5W2H等套路。
因为一旦结构不清晰,对方收到邮件一脸懵逼,会增加很多来回沟通的时间成本,从而降低效率。
而利用思维导图思维,可以使内容结构化,对方能快速准确的领会,从而降低来回沟通的时间成本。
做资料
日常事务,会涉及很多资料的制作。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及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完成的又快又好。
比如我现在做PPT,顺序是这样的:
1.导图-梳理思路
按黄金三法则的WHY,HOW,WHAT列出一级分支.二级知识点.
我们可以想象成搭脚手架.
2.利用纸笔画下大概要用到的PPT,每页上有些什么内容。
为什么这里我们要用纸笔,两个好处:
a.避开多线程任务(字体,版式,背景,图片等),不容易分心,帮助你专注于当下任务
b.不合适的内容直接划掉即可,没有心理负担
我们可以发现,到这步,虽然还没有成品出来,但其实这件事是完成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只需要:
c 打开软件,新建文档,一气呵成
生活上
1.假期计划,结婚仪式,购物决策等,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2.亲子活动
在欧美国家,很多家庭从孩子幼儿园起,就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
锻炼其发散,逻辑,全脑,视觉化思维。
这是一个妈妈和她的8岁女儿一起绘制的思维导图,它使得学习变得有趣主动的同时,也传递着浓浓的喜悦与温馨。
试试看,孩子的想象力,会让你大吃一惊哦.
小总结一下
今天,我们分享了思维导图在工作和生活上的一些实际应用.
思维导图是个很好的工具,我们要凌驾于它之上,狠狠地用它!
明天同一时间, 我们将介绍绘制思维导图的几个套路.
每天进步一点点
看谁更多一点点
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