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小孙关上手机,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门口伸了个懒腰,秋天的阳光依然比手机屏幕刺眼,他眯着眼,看着远处渐黄的杨树,来了句文的:“秋天到了,一群大雁往南飞……”
这时,屋里有人搭话:“谁说的,秋天到了大雁应该往北飞。”
大陈,也是我的同事,我们这个部门有七八个人,他年纪最大,却工龄最短,他四十来岁说是干够了建筑队,他在我们公司当保安的兄弟介绍他来我们公司工作。其实他来不久我们就明白他不是因为干不动建筑队才来我们公司工作的。
小孙听到大陈搭话,回过头看看他说:“对呀,秋天到了大雁就是往南方飞啊,书上就是这么说的。”大陈不屑的说:“书上说的不一定就对,我亲眼看到的,秋天大雁是往北飞的。”
“这不可能,冬天天冷了,北方没东西吃大雁就该往南飞啊!”
大陈有点不耐烦:“大雁这种鸟不怕冷,羽毛长的厚。”
小孙刚要再辩驳,看到大陈的鼻子周围的皮肤开始皱起来,加上大家都对他使眼色。于是把冒到嘴边的话又给生憋了回去。
大陈来了这几个月大家渐渐摸到他的脾气,比如,他刚来对一些技术上的问题领会的慢,往往做起事来事倍功半,如果你发现了问题提醒他一下,他会慢慢转过头,给你一个你终身难忘的眼神,那眼神里包含着 不屑、鄙视、愤怒……有一次有位比较年轻的同事犯了他的忌讳,隔着一个车间都能听到大陈的怒吼:“就你知道,你真了不起!……”所以,大家一般都不爱大陈讨论什么问题。一看到他鼻子周围的皮肤开始发皱,都会把话题岔开。
于是从那以后,大家都开始不提大雁两个字,大陈自己偶尔却把这事翻出来说说,顺便嘲笑一下编课本的专家,这时候大家只是互相瞅瞅然后各忙各的。
大陈以为大雁秋天往北飞是有原因的,有一次,我翻看地图,找到了大陈家的那个村,那个村在我们这片地区的母亲河边上,叫五里河套的地方,那条不大不小的河流蜿蜒着从北面过来,到了五里河套这里先朝东拐个弯然后又回头往北流了五里,然后又往东南流去。这个地方水草丰美,每年迁徙的候鸟大都会选在这里歇脚修整。据说候鸟大多是顺着河流山川的走向迁徙的,那样好便于寻找食物和饮水。也许南归的大雁到了五里河套这地方会顺着河水再往北拐一下也未可知。
再后来,由于大陈半道才学技术,大家也不爱跟他讨论技术上的问题,所以工作水平提高的很慢,隔三差五被人投诉,工资也提不上去,干了一年多终于不耐烦,辞职走了。
后来听说他去了他妹妹开的一个小工厂,也许在那里能干的顺心吧。
可是大雁秋天终归是往南飞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