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之后的南昌,阳光️美好!
相约正能量爆棚的牙医妈妈,六位成长型妈妈在孩子们英语学习的路上来一番自我学习探索。
北外曹文教授在儿子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发出以下感慨:“孩子的英语不是教出来的,它颠覆了我对英语学习的认知,从只盯着教材到相信海量听力和趣味阅读的力量!”曹文教授的儿子从8岁英语零起点到12岁累计创作完成✅20万字英语小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没有我们传统的正常意义上的英语学习,却修成正果!而曹文教授本人却在孜孜不倦地教着一群18岁以上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英语精读,语法,希望他们四年后能够写出4000字的英语本科论文!
曹文教授的感慨让我想到多年前在国际学校工作期间,每天早上,孩子们一来到学校,书包之类归置停当,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落,捧着各自喜欢的一本书,享受自己的阅读乐趣!不同于我们国内学校的早读课,所有的孩子大声朗读同一篇老师要求背诵的文章。那个时候,经历过多年国内早读课模式的我,特别特别羡慕这些IB国际学校的外国孩子们,他们的阅读爱好被充分尊重,真好!阅读给孩子带来的快乐就应该是这样的吧!
现在,很多观念倡导快乐教育,也有很多观念反对快乐教育!其实,应该在于我们如何诠释快乐吧!如果快乐仅仅只是当下的开心以及即刻满足,那我是反对快乐教育的;而若是我们把快乐理解为激发人创造的成就感的那种幸福感,我是举双手赞成的!英语和中文一样,作为一门语言,本不该只是作为一个课堂学科,而是一门技能,不该只是坐在教室里闭门造车,给孩子们灌输着主谓宾,虚拟语气,语言学习的兴趣来自于感官体验刺激,我们实在不应该自作聪明地剥夺孩子们本该有的语言学习兴趣!从这个角度来说,牙医妈妈不断地给孩子创造新的学习体验,应该点赞,今年暑假,她还要带着即将幼升小的孩子去英国体验最真实的语言环境,体验寄宿家庭homestay,️祝她们玩得开心!
当然,学习的过程不该只有快乐没有痛苦,也不该没有痛苦只有快乐,应该是两者并存,互相制约,相互促进的;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感受到痛苦时,咬咬牙坚持,翻越阻碍了,体会到的是无以复加的快乐!
阅读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是借他人的眼睛看世界,又或者说,别人借肩膀给你让你踩,看外面的世界,长自己的阅历,丰富自己的人生,这么美好的事情,没有理由拒绝呀!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坚持✊!越小年龄段的孩子,连他们都有撕不烂的布制绘本,大一点了,立体绘本,拉拉绘本,这些都是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阅读习惯的,而这时候,关键就看父母了,在于父母们需要陪伴,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平时阅读量积少成多,孩子们的英语不好都难啊!对吗?动画片反正都要看,英国动画片Peppa Pig,灰姑娘Cinderella,孩子们都爱看,那就看原版的,正好可以让孩子们了解一下故事的文化背景不是吗?这也是提升孩子们学习兴趣的好办法呢!
人与人之间真正的交流不该只是停留在“How are you?”而应该是基于文化与情感基础上有温度的交流。最近追完一部剧《带着爸爸去留学》,站在一名老师的立场,觉得特别扯,因为工作关系,身边看过很多孩子出国留学,确实有一些独立能力不那么强的,也有一些稍显跋扈的公主王子们,但是像剧中所有人物的奇葩三观,我也算开了眼,感觉编剧在写童话剧,怎么奇葩怎么写,感觉剧中这一堆人已经把所有能想到的狗血情节,都演绎了一遍,讲实话这种剧如果真的要留学的人看了不会打退堂鼓吗?剧中几个孩子的性格想表达什么?中国的留学生到外面都是闯祸精?还是都是爱拉帮结派喜欢作弊?有点扯远了,说回阅读这件事,我们家长一定要明确,任何语言,只是文化的载体,借由语言,获取信息,了解文化,进行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合作,这是重中之重。
所以,不要鼓吹唯国学论,也不用把英语捧上神坛,唯他独尊;都只是了解世界,获取信息的媒介,而已!最后,愿你重视阅读这件事,中文也好,英文也罢,希望大家在书海遨游,中文和英文一样棒棒哒,最后,感谢牙医妈妈的丰盛午餐,医生点菜都特别养生营养,猪肉❌say no! 牛肉,虾仁,秋葵,等等,爽口又营养!也祝愿牙医妈妈的英国亲子之旅开心,等着你回来分享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