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始了,很多小朋友都背上书包上小学了,但你的孩子适应了小学生活吗?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孩子出现以下适应不良的行为表现时,家长应该怎么做。
内容分为两部分,今天我们先说说第一部分:
不愿意上学、上课不主动、作业记不全和作业拖拉这四个问题。
1 不愿意上学
孩子从早上起床开始就拖拖拉拉,不想上学,到了校门口可能还会大哭起来,拉着家长的手不放,有的孩子还会“装病”,说自己肚子疼或者头晕,想要回家。
家长可能就会用哄骗、命令的方式让孩子老实上学。
其实孩子对小学生活是有着天然的向往的,背新书包、戴红领巾、像个小大人一样管理自己。
但有的家长会说一些激将或者逗弄的话,比如:
“上了小学,你就不能再这么轻松了,要开始吃苦喽”;
“再不听话,我就让你们老师打你”;
“不能比其他小朋友差,好努力学习,争取考100分,知道吗?”
这些话会让孩子对小学生活充满恐惧和担心,变得害怕上学。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到校园里走一走,帮助孩子熟悉校园环境。每天放学时也可以跟老师聊聊孩子的表现,及时肯定孩子的进步。
平时对话中要尽量称呼孩子全名,而不是在继续叫“宝宝”之类的昵称,比如:
“××,你现在上小学了,马上要学好多新知识了,多有意思啊”
“×××,你以后会认识好多字,可以读故事给爸爸妈妈听了,好棒!”
用这样的积极暗示唤起孩子身份上的自豪感,从而主动完成从“幼儿”到“小学生”身份的转变。
2 上课不主动
有些孩子上课的时候,不愿意出声,从来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即便老师提问也不愿回答,或者回答的声音很小。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缺乏自己的思考。
这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是他不喜欢思考或者不会思考。
对于课堂的知识和老师的话,没有任何想法,自然说不出什么来;
还有一种是孩子担心自己回答错了会丢脸。
所以不敢回答。
对于第一种,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给孩子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即“为什么,怎么样”之类的问题,激发孩子去思考。
如果孩子是害羞胆怯,那么家长就需要多鼓励孩子,平时孩子回答你的问题即便说的不如你意也不要批评,这样才不会让孩子对回答问题产生恐惧感。
3 作业记不全
有的孩子不知道老师到底布置了多少作业,经常漏记或错记,交上去的作业也往往会比布置的少或者直接交错了作业。
这是因为小学老师的语速普遍比幼儿园老师快,布置作业时可能也不会一遍遍重复,因此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孩子就容易漏记。
所以家长跟孩子平时讲话时要注意语速,不能太慢,也不能太快,要循序渐进地提高讲话的速度,让孩子慢慢适应。
除此之外,从现在起就可以开始训练孩子用笔记一些东西,比如你给孩子布置任务的时候,就可以让他记下来,培养他的听写和记忆能力。
4 作业拖拉
很多孩子一回到家不是玩玩具就是看动画片,一点都不想做作业,在你的催促下,他依旧很磨蹭,跟树懒一样,懒懒的打开书包,拿出笔盒,然后看着书发呆,半天也写不了几个字。
这是因为幼儿园很少会布置书面性的学习作业,多数是操作性的和行为性的,比如剪纸、观察小动物,这些作业都很生动有趣。
但是小学作业是纯知识性的,孩子需要学习、记忆、书写,相对而言比较枯燥,对很多孩子这都是一种负担。
这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你可以先给孩子布置一个固定、安静的区域,只用于学习,然后跟孩子商量好做功课的时间。
一段时间后,再观察一下孩子做功课的习惯,看有什么问题,及时作出调整。
今天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孩子在学习方面的不适应,下次我们会谈谈孩子在生活和心理方面的不适应,如果你想要阅读本篇原文,请关注我们的专属教育公众号【学之道讲堂】直接回复【不适应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