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的爸妈都很关注孩子的阅读,有“亲子共读”的活动、喜马拉雅大量的妈妈专区、微信里不计其数的绘本群(有的是买卖、有的是交流)。这让人太开心了,一方面,大家的绘本意识增强了;一方面,有大量的资源帮助家长做得更好。本文也小试牛刀,总结下给娃子读绘本的经验。
为什么要读绘本?
相信大部分家长都意识到了绘本的好处。我是从娃子三个月开始,每晚给娃子读,一直到现在一岁半;奶奶白天也会给娃子读绘本。娃子四个月就表现出对书本的极大兴趣,且非常愿意翻书;孩子很快乐;虽然在说话方面没有很厉害,但是能持续重复书里的短词;孩子和家长的关系是极好的。另外,家长也很享受,一方面,高质量的绘本我也很想读下去;一方面,因为和孩子一起拥有快乐的体验,这种感觉非常棒。我相信,孩子在绘本里的快乐是无边无际的,假以时日,阅读绘本的好处会越来越显现。
怎么读绘本?读什么绘本?
虽然说读绘本很赞。可是,读绘本可麻烦坏了一群家长朋友们~最早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读?特别是什么时期怎么读?小布书要不要买?无字天书怎么读?······在这里,我不敢说自己的一定是最准确的,但是从我家娃的经历看还是不错的,分享给大家。
遵照《从出生到三岁》《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与最合适的绘本相遇》这些书里的指导,在孩子刚出生时,为了孩子的视力发育,给孩子看黑白卡和彩色卡;孩子再大一些,可以给到一些布书,一方面揉起来咔嚓响,可以刺激听觉,一方面布书可以让孩子自己去翻去扯,建立感官联系;再稍微大一些,可以阅读一些感官书,比如《pat the bunny》,去摸摸bunny的毛茸茸的肚皮,闻闻花香,照照镜子,一起探索书中的奥秘;这时,也可以读一些很温馨、表达爱意的简单绘本《我爸爸》《我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等;8个月之后,可以锻炼小手指的洞洞书就派上用场了,比如《冰冰和波波》系列(感激磊头阿姨给我们看到这么好的绘本);在一岁半之后,让孩子有意识地知道文字的存在就非常有必要,可以用手指头逐字逐句地去读;在慢慢地,就可以读越来越多的字,甚至让孩子自己读、讲给家长听等。
在参考给孩子买什么绘本时,《与最合适的绘本相遇》(谢谢萌萌阿姨)是很实用的,她推荐了一系列的高质量绘本。大家可以参照推荐书单准备。
一些反思
1)在“功利”和“天性”徘徊
小朋友的绘本中,有一些是“好习惯教养”系列,比如《你好》教孩子和别人打招呼问好,《收起来》教孩子整理玩具,《刷牙》教孩子讲卫生刷牙······这些书因为需要达到某种目的,我玩笑地称它“功利”,但是私以为,这些书也是重要的--虽然我一岁半的娃子还没有显示出被教化,但是可能再大一些懂得时,能够get到其中的道理。
2)国学元素--唐诗宋词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用大篇幅讲述了国学对孩子的美感的影响--我对于国学的美感知之甚微,之前试过给孩子每天读一些唐诗,没有坚持下来...希望多和朋友们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