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作业:
互动一:早读会这个圈子,哪些人是关键人物?具体来说,产品人、运营人和媒体人
互动二:这个早读会,做的哪些事情,符合附着力的社交货币理论,让大家有传播的欲望?
互动三:大家来早读会,到底核心戳中了大家的什么情绪?
互动四:早读会里有什么样的故事,你和早读会的故事,你准备怎么讲?
互动五:支撑你每天早起阅读,最大的外在环境(外在动力)是什么?
以上五个互动,以早读会为样本,可以串联起流行模型(营销知识体系)的核心东西
互动一:早读会这个圈子 关键人物
产品人(六子) 运营人(六子,群里机器人) 媒体人(六子,助手党党,楚妍以及群里其他所有伙伴)
互动二:这个早读会,做的哪些事情,符合附着力的社交货币理论,让大家有传播的欲望?
社交货币里的寻找谈资, 可以分为社会热点和有趣点。有趣点有极端化,文案,彩蛋和其他因素组成。
早读会的有趣点,主要是极端化,就是你必须每天按时早起打卡,错过那个时间你和小伙伴必须一起发红包,因为有小伙伴牵引着,你必须早起,不连累对方。而且六子给大家一起订的时间是180天早起,彩蛋,每周会评选优秀小伙伴免费送书。而且按时完成作业,作业优秀的小伙伴会收到六子的专属打赏红包,这都是彩蛋的一部分。
社交货币的第二个理论 表达想法
早读会设计也紧跟着表达大家的想法,因为每天都有当天布置的早读作业,做作业意味着必须看书,听领读,才能拥有文字输出,在输出的过程中也是自己个人想法表达的过程,在另一方面,六子老师自己也是在通过领读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大家共同成长。
社交货币第三个理论是提供帮助
早读会的设计,第一点每天早起,就是提供一个帮助,帮助大家养成早起的习惯。这是一个点。
另外,六子作为阅读教练,每天带领我们领读,他给我们提供阅读方法和内容上的帮助。
社交货币第四个理论 展示形象
早读会的作业环节里面有一个简书的专题,大家每天在简书按时打卡,提交自己的内容,这在一方面也向其他人展示了自己的形象。
社交货币第五个理论 社会比较
社群空间的作用,体现在除了保存资料,还可以看到哪些小伙伴完成打卡,成员之间进行比较。外在数字化,通过积分排名就可以看出群内小伙伴的活跃情况。
互动三:大家来早读会,到底核心戳中了大家的什么情绪?
疯传里面提到情绪会影响传播。而书中列举了情绪分别为生气,担忧,敬畏,消遣,兴奋,满足和悲伤。当然满足和悲伤两种情绪最不容易实现传播。
早读会的核心,我觉得戳中的是大家敬畏的情绪,因为这个早读会,它的设置形势是每天必须早起,连续五天不签到也不发红包,会被踢出群。而且群里六子作为一个老师的身份来指导大家,拥有一个权威性,所以大家都带着一些敬畏之情。当然,我们不能排除里面也包含兴奋的情绪,因为每星期会有发奖励,就是送书活动,而且群里每天未完成早起的小伙伴发红包,我们一起抢,这也很让大家兴奋。
互动四:早读会里有什么样的故事,你和早读会的故事,你准备怎么讲?
故事区别于道理的原因是因为故事转折大,前后拥有巨大反差,它拥有趣味性,容易被人记住。而且不能强行将广告植入故事中,这很可能产生不到好的传播作用。
所以早读会的设计之初,我认为就是招募啦一群想改变,但是一直还没开始行动的这一批人。而180天的陪伴设计,就是为了通过这180天表现一个故事,就是一群人从刚开始的什么都不太懂,到180天后拥有完整的阅读体系,生命延长180个小时这些巨大改变。然后,这个故事,经过参与早读的小伙伴们进行口头传播,比胡编乱造更具有真实性,间接的传播了这一个早读会。
我想起了疯传里面提到的一个故事,就是一个冬天衣服的品牌,主人公衣服破了,厂家免费送一件给他熬过这个冬天,这就是一个有趣有转折的故事。人们也记住了这个衣服的品牌。
互动五:支撑你每天早起阅读,最大的外在环境(外在动力)是什么?
外在动力,我觉得群里面,小伙伴们一起早起,这算是一个巨大的动力。毕竟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群里面一个提醒机制,如果连续五天不打卡,会被踢出群的。
而且,我们附带着捆绑制,这一点符合人性的设计。我不早起,我连累了我的小伙伴。这一点也会提醒我们其他人早起。
综上,早读会虽然才进行了三个星期,但是很多人都坚持了下来,也收获了很多知识,我也重构了我的阅读框架,我觉得这是超值的体验,未来,我会将他推荐给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